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推进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性教学是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本身成为一个有具体目标、有完整规范要求的体系,以及内容具体、要求明确、管理规范、效果显著的本科生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6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学本课堂",可以从学生的自学、共学、享学、延学等方面展开,以学科为本色、以学生为本位、以学习为本体。通过构建"学本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3.
“卓越课堂”是重庆市为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而提出的一种“好课堂”理念、境界或形态,是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系统。实施区域“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是沙坪坝区推进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加快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的有力行动。  相似文献   
64.
王建国 《成才之路》2013,(34):56-57
学本”是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的记录本,主要是为提升学生自主能力而设计,学本的内容包括学科预习、听课笔记、课后整理、作业选择、自我常识、师生交流六个部分。“学本”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也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5.
课堂由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是时代潮流和教育改革趋势,把"重教"的"讲堂"转变为"重学"的"学堂"是当前课堂变革的核心。本文从保证预学的基础作用、落实合作的关键要素、强化思维的核心功能、紧扣言语的根本目标、构建反馈的保障机制、追求美的教育境界六个方面阐述了"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学教合一"的学本课堂建设的构想,以期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66.
杨茜 《英语广场》2023,(9):97-100
随着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加之各大高校对专业课程的课时压缩,创新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本论文创新的商务英语读写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学本评估为理论基础,以混合式学习模式为蓝本设计教学流程,通过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案列展示,探讨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7.
增强初中思政课育人效果的关键是提升教育亲和力。《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选用了众多人文性素材,并对其进行学本化转化,有助于提升教育亲和力。通过善用文采飞扬的语言增强感染力、贴近学生生活组织活动增强吸引力、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增强自信力、灵动运用全球化素材增强使命力、拓展素材问题设计增强引导力五个维度,可以有效提升思政课教育亲和力,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细节决定成败,在课堂教学中,细节直接决定着效率。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课堂教学是关乎学生命运和前途的大事。本文从课堂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细节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要使课堂高效,就应把握好预习内容、目标设置、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当堂检测等几方面的具体细节问题,以细节规范设计,以细节突破转型,以细节构建高效。  相似文献   
69.
传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面临形式单一、课堂教学氛围不高等困境,本文基于学本教育理念,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其结合的课堂构建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0.
学本课堂是指以"学习者为本的课堂,"就历史科目而言,学本课堂模式对开拓学生视野、理解民主发展内涵、对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具有促进作用;然而此模式对学生形成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需要进行进一步探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学本课堂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历史科目的学本课堂教学对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