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5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32034篇
科学研究   1152篇
各国文化   127篇
体育   863篇
综合类   1109篇
文化理论   157篇
信息传播   2486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519篇
  2016年   603篇
  2015年   1041篇
  2014年   2420篇
  2013年   2185篇
  2012年   2423篇
  2011年   2853篇
  2010年   2768篇
  2009年   2645篇
  2008年   3157篇
  2007年   2477篇
  2006年   2023篇
  2005年   1730篇
  2004年   1932篇
  2003年   1886篇
  2002年   1493篇
  2001年   1274篇
  2000年   899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257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中国电视形态开始逐渐挣脱传统意识形态说教的桎梏,其主要表现形式便是一次旷日持久的纪录片运动。这一纪实运动的生命可以说就是对“真实”的追求。《生活空间》《新闻调查》(中央台),《纪录片编辑室》(上海台),《生活》《纪录》(浙江台)等栏目推出的纪录片作品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手法、全新的理念吸引了广大的电视观众。看惯电视专题片连篇累牍的宣传与说教的中国观众,被电视纪录片的朴素纪实手法所震撼。  相似文献   
72.
从国际规则变化分析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美学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分析对比法,对竞技体操规则变化进行了深入详尽地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规则的每——次修改和完善,反映了新时期、新阶段体操运动发展的总趋势,使得竞技体操技术呈现出阶段性的美学形态。更加向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3.
艺术魅力的生成机制作用于多方面的因素。从艺术评价、创作心理、欣赏习惯及文学史观的角度来看 ,文艺作品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 ,其艺术魅力的生成中起着动力和源泉作用的是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74.
高震 《声屏世界》2003,(1):21-23
早想就《南方周末》(2002年4月25日)《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和解玺璋先生的《电视为什么不能庸俗化》(同  相似文献   
75.
文化作为一个广义概念,可以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大部类:技术体系表现为文化的器用层面,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价值体系表现为文化的观念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产生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1]将服饰文化纳入到这一广义范畴,它所包含的“技术”和“价值”体系,前者是指服饰本身,后者则是指服饰观念。因此,近代上海服饰的变迁,不仅是器用层面上服饰本身的变化,也是服饰观念的更替。甚至可以说,服饰观念的变化是服饰变化的深层次动力。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交融、传统社会向现代…  相似文献   
76.
77.
78.
本文从激励读者的阅读行为入手.分析了社会变革对期刊读者心态的影响,讶就如何改进期刊服务提出具体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79.
一、德育课与美育结合的可能性德育课的目的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过去的政治课存在多方面的缺陷:①教材比较枯燥,重理论轻实例;②教学古板,教师把理论置于校园之内,即便用例子,也很难保持其本身的生动性;③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记,很少到外面与实践相结合。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美的因素,缺乏感性的诱导。美育是一种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相统一协调的教育,比较偏重于感性教育。它具有把人的感性从过分强调的理性中解…  相似文献   
80.
蔡子谔 《河北教育》2002,(11):15-16
现代物理奠基者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有关教育方面的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指人积极研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心理上的意识倾向,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对某种事物的反复接触和了解,并随着有关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或者说培养起来的。特别的积极的兴趣对促进个性发展、掌握知识、培养性格是一种推动力;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不会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