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0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27615篇
科学研究   939篇
各国文化   113篇
体育   592篇
综合类   1014篇
文化理论   113篇
信息传播   2066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65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531篇
  2015年   882篇
  2014年   2000篇
  2013年   1883篇
  2012年   2083篇
  2011年   2458篇
  2010年   2381篇
  2009年   2291篇
  2008年   2664篇
  2007年   2028篇
  2006年   1710篇
  2005年   1440篇
  2004年   1564篇
  2003年   1546篇
  2002年   1297篇
  2001年   1092篇
  2000年   763篇
  1999年   316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戴珍 《现代语文》2011,(1):63-64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核心是情感教育,是通过生动形象,来达到动之以情的目的。它使人热爱美,从感情灵魂深处趋善美、憎恶丑从而培育人们的美好情感,净化人们的情操品质,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993.
语文美育,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活动。中学语文美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相似文献   
994.
阅读可以启人心智,感受别样人生。高考对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鉴赏时,要注重审美体验,通过感受形象,  相似文献   
995.
高中语文新课程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明确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然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作品的  相似文献   
996.
葛明洪 《现代语文》2011,(11):90-91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的高耗低效一直被人批评,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乏兴趣,原本应充满审美情趣的语文课堂变得沉闷压抑。要想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激活课堂气氛。把语文课从过去那种沉闷的教学氛围中解放出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并且提高教学效率。而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像一个激情四溢的导游一样,在课堂上“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相信那些跟着我们旅游的“游客”一定可以在旅途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997.
张玉芹 《现代语文》2011,(7):108-109
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和塑造出有健全人格和一定的审美情趣的学生,在各个学科中,语文承担这一职责的比重要多一点。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审美化被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  相似文献   
998.
文学概论课是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但由于其理论性比较强,很多学生不喜欢,很多教师反映很难讲授,尤其在一些高职高专,情况更是这样。其实,只要有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文学概论课也能上得很生动,学生也会喜欢听,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商业设计是设计多面体的一部分,和其它的方式设计、互动设计、意义设计等共同组成了完整的设计,为人们提供着物质和精神双重享受。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商业风格设计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需要合理的开发与应用商业风格设计,快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000.
浚县泥咕咕历史悠久,无论在造型、寓意、色彩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