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城市旅游宣传片在激烈的城市旅游竞争中应运而生。在我国,八大古都在旅游城市中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其特有的文化元素使得其城市旅游宣传片有着独特的视觉符号,形成独特的视觉编码规律。  相似文献   
22.
闭幕随想     
孙远 《围棋天地》2014,(1):111-111
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问联赛就要落幕了。在这里,竞技并不是最重要的.大家因为围棋极为单纯地在一起.其乐融融。同时.我们的亮点层出不穷,宣传片、创新的赛制、摘牌选秀、各类游戏互动、海报、iogo、微电影等较为前沿式的策划和设计为今后的赛事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部分形式亦被其他赛事所借鉴和模仿。在宣传方面,我们得到了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棋牌频道.《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专业报纸以及《围棋天地》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2008年北京申奥宣传片、2012年伦敦、纽约、巴黎、莫斯科、马德里5个城市申奥宣传片为例,着重探析国家意识形态通过视听组合手段,做到传播与接受的相适相融,提升影片的艺术和宣传价值。  相似文献   
24.
25.
《视听界》2011,(2):13-13
事由:进入2011年,重庆卫视的一系列动作在观众和网友中引起轩然大波,首先是将电视剧请出黄金时段,打造“省级卫视第一红色频道”,3月1日起,商业广告也被彻底请出该频道,用来填补“空窗”的,是新增的新闻类、专题类节目以及公益广告片和城市宣传片。  相似文献   
26.
西班牙毕尔巴鄂城市发展案例是世界闻名的典范,要真正让人们对一个城市产生好感和留有良好印象,广告媒介宣传是重要的宣传手段,毕尔巴鄂城市宣传片广告在短时间带给观众深刻印象,产生良好的广告效应,其创意功不可没。本文受这个案例的启发,对电视城市广告的创意的设计思维理念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意在进一步明确电视城市广告宣传片的创意设计的理念和设计方法,也进一步提高对电视城市宣传广告设计的创作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7.
以影像制作为基础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是推广和介绍一个国家形象最为直接和直观的途径.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传播要受到来自文化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要提高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传播效果,减少误读,则需要结合跨文化传播的规律,在宣传片的视角、叙事结构、布局安排、内容选材等各方面都需要按照“民族化的内容,国际化的叙事”来把握.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越来越注重对自身品牌形象的打造和传播,城市宣传片成为传播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容纳了人文、地理、旅游、经济、科技等诸多元素。其中,历史名人这一元素越来越受到制作人的亲睐,尤其是一些地方城市,以此作为城市符号,历史名人效应愈演愈烈。本文将在探讨历史名人元素在城市宣传片中的传播效果的同时,也提出了由此衍生出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在传播城市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历史名人的当代影响,促进城市宣传片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9.
舒心 《新闻世界》2014,(7):387-388
城市形象宣传片可以提高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还能够吸引外部公众,促进招商引资和推销塑造形象的作用。本文以成都城市形象宣传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城市形象的构建以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0.
正每个人都有一张脸,每个人每天都会面对数十张脸,但普通人很少认真地探究过自己和他人的脸,山东卫视大型文化综艺节目《中国面孔》可以说是中国首档以面孔透视文化的电视综艺节目。节目通过明星答题的形式,来发起历史追溯和文化思考,既丰富又有趣,自播出以来,讨论热度持续不减。透过"面孔"看中国好似一部大百科中国人的面孔曾被认为是"五官不突出,没特点",但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面孔却是大有说头的。比如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