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4篇
教育   646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9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宪法的价值在于实现宪政。从我国实际出发 ,不断完善宪法 ,强化宪政意识和进行宪政制度创新是宪法发挥其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现代民主法治思想的先行者,他的三民主义及五权宪政理论吸取了17、18世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法治思想,并从考试、监督权方面做出了重大改进,不仅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影响深远,而且也是中国人权法治观念的一次伟大启蒙。  相似文献   
93.
梁漱溟关于中国宪政问题的探索,大致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梁氏是宪政运动的积极参加,后期则是冷漠。其客观原因在于中国宪政运动的失败所刺激,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掀起的怀疑思潮所影响;其主观原因在于梁氏认识到了仿效西方宪政之路在中国行不通。  相似文献   
94.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争取民族独立、追求民主进步的双重目标之下,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几度勃兴.中间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的鼓动者和组织者,民族工商业者和青年学生是民主宪政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参加者.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则代表了民主宪政运动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从我国宪政构建方向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传统的政党、利益集团理论在我国当前之可适用性予以思考后,提出公共领域理论所具有的公共性特征及理性品格蕴藏了一定的观念变革和制度解放的基础性力量,此乃是我国宪政建设的新角度和新思路,由此把民主与宪政,理论与实践统一于这一全新的宪政制度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96.
也谈我国的宪政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行宪政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而要在我国建设宪政,首先要提高宪政意识。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是宪政主体,还是在对宪政内容的实践中,宪政意识都很淡薄。对此应从市场经济、树立宪法权威和提高全民族素质三个来加强我国的宪政意识。  相似文献   
97.
面对古典自由主义的危机,哈耶克重建了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前提,对国家的合法性及其限度做了重新的论述,同时对自由主义的宪政体制作了富有特色的建构。  相似文献   
98.
十六大以后,宪政改革逐渐提上议事日程,这对我国社会成员的公民素质和传统的公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从我国宪政历程的教训出发,指出发展现代公民教育与宪政改革之间的必然联系,对当前公民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对于我国宪政建设的不足之处,对符合宪政要求的现代公民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
“宪政”在中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百年前,中国就出现过类似的诉求。但关于什么是宪政,什么是社会主义宪政,学术界有很多定义。本文认为,尽管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宪政的概念提出了许多观点和说明,但对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内涵的分析应该放入中国社会主义这个语境中来研究。  相似文献   
100.
现代政治文明是以宪政为核心的政治文明,是以正义、民主、权利为核心理念,以法治为栽体的政治文明。公共理性作为理性在公共领域的应用,它独立于任何全整学说,保障了公民的平等自由,同时也是构成宪法的理性基础,是公共权力应用的理性基础。因此,公共理性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理性基础,政党政治也应该要有公共理性的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