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5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61.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是一种社会"亚文化"范式,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概念作为具体的内容。纵观中国古代的发展历史,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完整的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家训与大学文化建设相结合,既能够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有效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家训纳入大学文化建设之中,需要学校、家庭、大学师生、社会付出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62.
吴洋飞 《寻根》2013,(4):127-131
盘古高氏家族与《盘古新七公家训》 据盘古高氏谱牒资料记载,盘古高姓的郡望为渤海郡,其始祖为春秋齐太公之九世孙。到了南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的南移,高氏也随之迁往江南,世则公居温州之九曲里,世则公曾孙不焰公徙居乐清馆头。  相似文献   
63.
<正>家训是我国传统家族教育中特殊的形式,是我国古代家族长辈为子女而专门撰写的文献。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为了家族的兴旺发达,各家族都非常重视对子孙的教育。家训作为家族教育的文献载体,在家族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有着丰富的家训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整理和挖掘,以为当今教育提供有益的历史借  相似文献   
64.
王诚俊 《江苏教育》2022,(95):66-69
<正>一、教育背景“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彰显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必要性。家风的家,既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由“小家”到“大家”,家风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抓手。我所带班级属于学校国际部,学生高中毕业后会一般都会出国留学。  相似文献   
65.
张姓是我国第三大姓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对于张姓起源的追溯,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记载从而也产生了各种学说.文章根据史料,对张姓起源诸说进行辨析,综合考证认为清河是张姓起源地;同时归纳分析了张氏的郡望、堂号以及家风世训.文章以姓氏学、谱牒学、方志学等多角度对清河张氏溯源进行综合考辨,这对当下姓氏学和地方文化研究具有...  相似文献   
66.
67.
司马光家训是我国传统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家训著作主要包括:<家范>、<居家杂仪>和家书(<训子孙文>、<训俭示康>、<与侄书>)等,其核心内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鲜明的德育特色,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8.
在中国古代家训的发展历程中,司马光的家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对宋及其以后的影响是深远的。司马光家训中的“治家”思想主要包括:“以礼为先”的治家思想、以圣贤为范的立家思想、以教子为本的兴家思想、以勤俭为务的持家思想、以睦亲为上的齐家思想等内容。深入研究司马光家训的精华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对于推动当代家庭美德建设,强化家庭的教化功能,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9.
郭为民 《大众科技》2016,(8):133-135
家训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社会文化形态和家庭教育范式,蕴涵着强大的文化传承力与家国一体的教育渗透力。在当今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转型期,更凸显着承前启后的人文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0.
如何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成了社会大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如何教育孩子,使他们全面发展,对于教育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随着人们对文化要求的日益加深,家训重拾往日的风采,越来越为人们所应用。许多学校也纷纷效仿,树立起家训、家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