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91篇
科学研究   133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意象是创造汉语古诗词诗意的重要手段,以"哀怨""愁思"为主题的闺怨词常常使用意象静态并置和意象动态跳跃组合两种形式的搭配。从认知视角看,意象是语言符号激活的认知结构的空位,意象意义的获得是读者调用框架或脚本等认知结构的默认信息填补空位的过程。译者的任务是在译入语中选取恰当的语言符号,使得源语和译入语达到认知结构激活对等的效果,使译入语读者获得和源语读者同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2.
媒体的发展使得任何组织都无法忽视与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高校也不例外。借助高校在传播知识和文化上的优势,遵循双向对等,知识、服务、双赢的原则,建立知识导向型媒体关系将有助于塑造、修复和维护良好的高校社会形象。通过知识导向型媒体关系的建立,高校可以有效地平衡知识传递与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03.
英文歌词翻译成中国古诗形式是近年来对英文歌词的一种创新性译法,其审美价值与读者效应极高。音乐歌词与中国古典诗歌都具有极高的艺术相似性,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意境对等、风格对等和读者反映对等对英文歌词古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意境对等是对原作精神的领悟,风格对等是对原作审美上艺术的保留,而读者反映对等是对原作的观众效果的实现。本文试将从功能对等理论的以上三个主要方面对风靡全球的英文歌曲Someone Like You的古译版歌词进行分析,阐释这一视角在英文歌曲古译实践中所体现的可行性与独创性。  相似文献   
104.
莫江燕 《海外英语》2014,(6):138-139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逐渐加强,对外出口贸易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保证交易双方之间的利益,企业一般采用合同来规范双方权利,并保证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不同于文学著作的翻译,合同翻译对文字的精准性具有非常高的要求。该文基于英文合同翻译的精准性、条理性、灵活性的特点,分析了英语商务合同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旨在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保证交易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自己的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商标名翻译和其他类型的文本翻译有共性但也有自己的个性。商标是文化的载体,传递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信息,忽略文化差异的商标翻译不但不能准确的传递原文的信息而且可能导致文化误读或丢失。因此,商标翻译要着重解决好原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是用最切近、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信息。那么商标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商标译文信息的反应应与商标源语接受者对商标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才能实现刺激消费,拓宽国际市场销路的目的。所以该文将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商标的功能和特点,以具体实例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汉语商标英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6.
汪馨菲  顾景倩 《海外英语》2014,(9):143-144,147
该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通过对受众心理调研,认为应该从语言形式、翻译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中式菜名英译的基本策略,以期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切近原文,不仅做到形式上"传情",而且追求内容的"达意"。  相似文献   
107.
陈汉宜 《海外英语》2014,(19):160-161
该文主要通过对On Being Authenticity(《论本真》)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从词汇、短语和思想对等三个维度上进行了翻译策略上的归纳总结,强调了哲学文本中中英文对等概念转化以及逻辑思维转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冯安华 《海外英语》2014,(17):134-136,159
该文从对等原则的视角,结合《江雪》翻译的实例,分析了诗歌翻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部分的解决方法。该文从Nida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方面对《江雪》的三篇译文进行剖析,以译文读者的眼光,结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来理解译文。同时探讨了文化差异造成的诗歌翻译过程中各种障碍,提出了译文插图的重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9.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创作的小说《酒国》叙事结构独特,语言幽默怪诞,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特色。文章选取葛浩文的英译本,分析其采取的翻译策略,总结优缺点,从而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0.
中西文化的差异使译者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很多时候源语言和目标语不能完全对等。本文作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英汉翻译中的不对等现象,最后指出怎样使异入语文化在目标语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