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964篇
科学研究   64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3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美国是最早开始探索月球的。1958年8月18日,美国海军试图发射一颗飞向月球的探测器——“先锋”0号,但第一级火箭升空后很快就爆炸了.卫星也随之报废。随后又继续发射了“先锋”1号、“先锋”2号、“先锋”3号探测器,均告失败,此后,美国开始调整“先锋”系列探测器的计划,不再探月。  相似文献   
52.
1738年,一个叫赫胥尔的孩子在英国出生了.赫胥尔小时候是一个普通的孩子,长大之后也没有成为科学家.他的职业是牧师,但他却对太阳光情有独钟,为此他专门买了一块很大的玻璃三棱镜放在自己的桌子上,不时欣赏太阳光透过它形成的七色  相似文献   
53.
2010年12月10日,美国海军宣布,他们成功进行了一次"世界威力最大的电磁轨道炮"试射,能量达到33兆焦耳,相当于33吨重的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撞击硬墙的动能。据测算,金属炮弹的速度高  相似文献   
54.
2011年1月10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来中国访问,随他同时到达东亚的还有美国三艘航空母舰战斗群和11日到达日本冲绳的15架F-22隐形战斗机。在他访问中国期间,被称为中国第五代先进隐形战斗机歼-20成功首飞,这也许是个巧合,也有人说它是对盖茨挟武来访的"回敬"。美国《时代》周刊用"航母杀手"来形容歼-20。《欧洲时报》认为,歼-20的强大载荷能力可以让它携带大型导弹;远程飞行能力更能让它"畅游"太平洋,对于舰队来说是个名副其实的"杀手"。可见,歼-20的出现,对保卫我国的领海领空无疑是一大喜讯。  相似文献   
55.
针对某型空地导弹机动性分析时气动参数的非线性特性,提出采用逐步逼近最终达到力矩平衡求解最大平衡攻角及可用法向过载的方法,解决了具有非线性气动特性导弹的可用法向过载计算问题,通过弹道仿真,对需用法向过载和可用法向过载进行了计算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该导弹具有足够的机动能力,为总体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在分析导弹飞行力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注重环节基础上,提出该课程案例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分析案例教学应用体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导弹飞行力学课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正科学生活化,即在科学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联系生活讲科学,科学问题生活化,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实验所熟悉的事物材料。小学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科学教学要在科学教学中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使他们在熟悉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科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事物之间均蕴涵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从而使学生一见到来源于生活实际的科学问题就倍感亲切,学起来也兴致盎然。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8.
崭新的2011年到来啦!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0年,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人向月球的进军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上海世界博览会从5月1日盛大开幕,到10月31日胜利落幕,前后184天的会期,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59.
对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球感”概念、定义及其内涵与外延,分析了“球感”的产生及其发展的生理机制,指出人体条件反射原理即为“球感”的生理基础,并通过分析这一特殊条件反射的全过程,提出培养“球感”所必须处型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0.
“我带着冲锋枪,带着M-16,带着9毫米手枪,带着手榴弹,带着导弹发射筒,我已经上了膛,随时准备发射,我做好了迎接越争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