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且歌且行     
一、捧着一颗心来——求学1985年,我初中毕业,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心中拥有那么多的美好愿景。作为成绩优异的毕业生,我报考了师范。在沛县师范学校学习的三年里,我是学校广播室的播音员,利用课外时间组稿、播音,忙得不亦乐乎。我参  相似文献   
22.
我爱读书     
我的妈妈特别有耐心,只要一有空,就会坐在旁边陪我一起读书。有时候,我读完一句话,要花上好长时间,并且读了后面的就忘掉了前面的。我多么希望妈妈  相似文献   
23.
马德 《高中生》2012,(25):23
在我们塞北老家,儿子把父亲叫做"大大"。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这个叫法是那么土气。事情还得从邻居家说起。邻居家的男人叫秋生,在城里的一家钢厂上班,妻儿都跟着去了,平时很少回来。我9岁那年,秋生一家回来了。我  相似文献   
24.
小人书时代     
在我刚上小学时,我们家唯一一本课外读物是老爸老妈的识字课本,这种识字课本在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一本,是父辈那一代人汉字扫盲的启蒙读物,其难度约等于现在的小学三年级水平。  相似文献   
25.
小人书情结     
5月23日 晴 不知何故,我对书的痴迷与生俱来。没上学时,总盼着两个哥哥放学回来,然后翻他们书包,拿他们的书“阅览”。二哥抓住我的这个“软肋”,每每和我争抢东西而束手无策时,他便会迅速跑到灶台下,故意把一张纸翻得哗哗作响,然后装模作样地大声诵读。我踮着脚尖,站在炕台上,想看清楚他在看什么书,是不是我钟情的小人书小人书有字,也有图画,我不识字,只能看图画,所以当时小人书便成了我的最爱。  相似文献   
26.
保冬妮 《阅读》2009,(4):4-5
我常想,我是非常幸运的。我有一个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的妈妈,她曾经是个上世纪50年代《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也曾经做过《中学生》杂志的编辑。妈妈当年和许多著名的画家、作家一起工作,真是叫人羡慕。  相似文献   
27.
在我小的时候,曾与小人书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书迷”。那时的我,一有空闲,就从暖暖的怀里、袖筒里、书包里、床头柜里、枕头底下摸出一本本心爱的小人书,如饥似渴地捧读着。让我如醉似痴忘记了孤独,忘记了时光,忘记了下地割草喂羊以及周围喧闹的世界。即便是课间十分钟,我的眼睛一刻也不想离开小人书。  相似文献   
28.
我从小就喜欢看小人书。 那时候,无锡城里几乎每条街上都有一两个小人书摊。每个书摊有几个书架。架子像门板一样,上面有一档一档的格子。一排排的小人书很整齐地躺在格子里。还有许多不到一尺高的长凳,孩子们坐在上面,正好将小人书放在膝盖上。  相似文献   
29.
曾维惠 《小学生》2007,(9):11-11
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买书,偶尔得到一本小人书,也会翻来覆去地读好多遍。  相似文献   
30.
史峰 《师道》2011,(4):54-55
儿子五岁的时候,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已经意识到每一个汉字都代表着一个意思,如果识的字多了,就可以读懂小人书的意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