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06篇
科学研究   4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孙国楠 《学子》2015,(1):27-27
【正】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属于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巨变,近些年已经普遍推广于各教育阶层。这期间,各种优秀的教学方法模式层出不穷,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健康发展。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推行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先教后...  相似文献   
22.
语言是表达作者情感的工具,是作者情感的艺术载体。那么,教学时,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细读深品文本中的语言呢?一、回归于文本的语言文字品味1.优美词句的语言品味。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其语言都极为优美和极具灵性。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深品其字、词、句的途径从中悟景、悟情和悟理。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上述方面的写作技巧。以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例。  相似文献   
23.
一、文本分析这是日本著名微型小说鼻祖星新一的科幻小说。在一个离城市不远的近郊,台风过后,小庙的地面上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各色人物围着它纷纷表演,知识分子放弃深入研究,草草了事;商人打出非法广告,竟获得商业许可;政界军界带头排污,教唆市民将社会问题交给漏洞来妥善处理;普通百姓顺从利益,当着看客,沉浸于眼前的美丽,缺失对未来的思考。这个洞成了处理城市垃圾的最好场所,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可最  相似文献   
24.
<正>【教学目标】1.从具体实例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2.经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过程,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推理过程。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流程】活动一:自学课本师: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自学课本,仔细看图,认真读书,边读边想。(全班展示交流"12的因数和倍数")  相似文献   
25.
在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我发现学习“零散”“杂乱”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用对比法进行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对比法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运用。一、对比法运用的范围(一)在金属单质教学中运用。例如,在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中,可以使用对比法。学习钠、镁、铝、铁、铜等几种常见金属分别与氧气、非金属、水、酸、碱、盐溶液的反应时,我们先通过阅读、观看视频、实验操作、填写  相似文献   
26.
2013年5月,应台湾康轩文教集团邀请,有幸前往台湾交流。行程8天,康桥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从"校园巡礼""课程交流"到"艺文公演",处处凸显康桥的办学特色,映射台湾办学的严谨,让人不时感受到台湾浸染国学熏陶的底蕴,处处看似闲庭信步,清浅无痕,实则用意深刻,学生所获良多。一、课程设计"雍容自然"台湾的国语课理念"阅读,让孩子视野更辽阔,心胸更宽广!写作,让孩子思考更周延,表达更自信!"在国  相似文献   
27.
【书籍简介】1.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寓意深远的无字绘本。作者以流畅利落的笔调,描绘了在偏僻的郊野路上,一部疾驰而去的车子,还有一只被扔出车窗外的狗。它孤苦无助,只能寻着车印走,放弃等待,从荒野到海边,从河岸到城道,一路嗅着,忽而停止脚步,却又突然抬头向天空咆哮……最后,流浪狗与一名孤独的小孩相遇了,绝望的心再度燃起一丝希望……全书没有一个字,甚至没有色彩,但透过简单而有力的线条张力,精湛的构  相似文献   
28.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理课堂也焕发了新的活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小组讨论频繁举行。不过,笔者发现,在这些热闹的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相当多的形式化弊病,隐藏着诸多的无效教学行为,忽观丁教学的本质,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情境:随意创设反成干扰纵观今天的物理课堂,过度、过滥、过于平庸或过于花哨的情境充斥着物理课堂。只要是"观摩课"、"示范课"没有不创设各种情境的,这些情境中有些过于强渊新奇,以博人眼球,对接下来的  相似文献   
29.
<正>在"可能性大小"这节课中,教学目标主要在于,让学生知道两种数量不等的球放入盒子中,每个球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性,但可能性却有大小之分。如此复杂的过程和概念,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非常抽象。鉴于此,本节"可能性大小"的教学,主要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进行了4个环节设计:试验猜想、动手试验、呈现结果和归纳总结、问题拓展。一、猜想:激发探究欲望并建立猜想意识第一,教师明确盒子里有几种颜色的球——提供问题情境:黄色乒乓球一个、白色乒乓球4个,摸20次,摸一次记录一次球的颜色,放回去重复摸。第二,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创设猜想的氛围:随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可能摸出绿色吗?  相似文献   
3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言堂"、"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方法逐渐被人们摒弃,而体现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讨论式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那么,究竟如何发挥这种教学法的作用,让其真正为打造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服务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