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38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从在数学教学中"知人善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知人善教,培养学生乐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人善教,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习惯."三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自觉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72.
73.
历史的目的在于"求真"但是却在"求真"过程当中会出现与"求用"相冲突的状况.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历史学家是起主导作用的.但在选择历史研究客体和当时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上存在令人争议的地方,从而使历史客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即受到质疑.史学是什么、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的学科性质、历史的功用,对于此类问题的讨论,无论是中国传统史学还是现代史学皆是经久不息的.本文将在阅读《历史哲学引论》 的基础上,就此类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4.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学科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75.
2008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目前已进入最后阶段。无论此前三年课内文言基础如何,也无论前段高三文言复习实效如何,我们现在共同面对的,则是新一轮接踵而至的各类模拟试题。题不做不行;泛泛而做。事倍功半。当然也不行。笔者以为有效的做法应该是变泛泛做题平均使用力量为集中精力突破文言文阅读难点。  相似文献   
76.
高中语文教材换了一茬又一茬,语文教学理念变了一种又一种,人们对语文的诟病也延续了一年又一年,如何让语文真正发挥出自己的独特功能,如何让人们真正从语文教学中获益,让语文真正焕发出自身的魅力,是千千万万的语文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新一轮教改又如春雨般袭来,面对百变的课本,面对课本中或新或老的文章,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成为一个焦点。那么,教材中有哪些资源可以开发呢?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开发呢?笔者在实践中有几点摸索和体验。  相似文献   
77.
王安石的史学思想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研究之处。首先,王安石的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经世精神,借鉴历史为我所用。其次,王安石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品评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再次,王安石出于对史学经世致用的要求,关注史学的求真,尤其对史家能否具备秉笔直书的史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胡风对鲁迅意义、主观战斗精神、人道主义的阐释,表现出其坚定的求真意志和现代意识,表现出深刻的历史理性。如果不在其现代性化价值取向上去理解他的学思想,一些问题就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79.
近几年,公开课教学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不少学者及一线教师持批判态度,其原由主要是公开课的虚假、表演与做秀,当然为此辩护者亦有之。笔者以为双方各有其道理,不能一概否定,关键是教师及评课人如何看待公开课,以什么理念去要求公开课以及评课人给公开课教学的教师以何种导向。笔者认为,求真是公开课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80.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越来越紧密地联系生活,要求考生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特别是以"关注自我"为内容的命题比例呈上升趋势。"关注自我"不是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引导同学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加强自信心,发挥自我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