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44篇
科学研究   145篇
各国文化   71篇
体育   256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61篇
信息传播   2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王黎 《儿童音乐》2011,(7):72-7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欣赏《牧童短笛》。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复调音乐作品;2、了解作曲家的生平,知道乐曲由来;3、初步体验中国钢琴小品,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的兴趣。  相似文献   
22.
李烈初 《收藏》2011,(7):110-111
我不信神、不信佛,但信缘。人生得失转折,皆缘分使然。收藏书画,更是如此。60年前,我在杭州民生路上的一家单位上班,一日午后,散步至离此不远的解放路上的一个旧书店,突然看到角落里放着一堆书画,我以1元钱买了一幅林风眠的绢本山水(图1)。林风眠的画一般尺幅较小,内容较筒,往往是一花、一鸟、一溪;而我买的这幅山水,高110厘米、宽55厘米,属于中堂画。  相似文献   
23.
当前无疑是多元化的时代,中国画的传统表现形式受到西方各种流派、主义的冲击,民族文化的个性受到了挑战,但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随着时代的发展,生存环境及审美趣味、价值观、意识取向等也在变化,此时青绿山水画又被人们提出,并涌现了一大批为之探索研究的画家,展现了一番新局面。青绿山水画融合了西方的构成意识和审美取向,开辟了一个新的面貌,更加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24.
山水     
张栩越 《新读写》2011,(3):33-33
我没有游览过很多山水,最多也就看过不少描写山水的文章。我发现,不少文入墨客都喜欢寄情于山水,仿佛山水也会随着自己的情感而或喜或悲。难道就能够随便赋予山水感情吗?我认为,山水的存在,就是让人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克制自己的欲望。  相似文献   
25.
游仙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主题类型.游仙诗从屈原的<楚辞>便已发源,而后经历了秦汉的初发期,魏晋的新变期,至唐代蔚为大观,达到鼎盛.在这个过程中,游仙诗所显露的山水情怀,对山水诗的孕育、发展、成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6.
邢海燕 《中学生物学》2011,27(12):36-37
1背景本节教材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特异性免疫,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而且涉及到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掌握。以前教学时教师多采用Flash动画和卡通图片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采用现成的Flash动画和卡通图片只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目的,但现在的教育新理念,倡导探究式学习,由接受式学习转向自主式学习,让学生真正亲自参与实践,自己观察、自己思考,在亲自实践中建构知识,培养技能,体  相似文献   
27.
28.
郭祖荣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是我国最多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体裁多样化,除了歌剧外,大多体裁都有涉及。文章通过对郭祖荣《小放牛》所呈现出的意境进行分析,对该曲所蕴含的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9.
唐模与灵山等徽州古村落所以具有天人和谐的无限魅力,成为当时最佳的人居环境,取决于徽州人在环境选择、调适乃至创建中所坚持的顺应自然、亲和山水的自觉意识,关爱自然、物我共荣的伦理守则。珍重并发掘徽州古村落历尽沧桑而弥足珍贵的山水文化资源和生态伦理文化遗存,对于构建中国现代生态伦理学体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0.
张元珂 《山东教育》2007,(12):54-55
一 见过的山也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水之美是仙人的馈赠。于是,文人骚客,把山水吟咏成诗,点染成画,超度成禅;三江五岳,长城大漠,看也看不尽,数也数不完,在梦里,在心里。泰山太霸气了,庐山太哲学了.黄山太华贵了,蒙山太世俗了,而独独五彩山。不张不扬,静若处子般屹立于崇山峻岭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