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89篇
科学研究   86篇
各国文化   46篇
体育   273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王乃栋 《收藏》2008,(9):66-69
隋展子虔《游春图》卷,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在当代出版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绘画史的著作中,该图均被称为在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代表性作品,被当作最早的传世山水画。  相似文献   
42.
陈明哲 《收藏》2008,(9):73-73
近日笔者有幸觅得一幅五尺山水中堂,空灵清劲,逸笔草草。从画面风格、纸质看,大致可推断出此作应出自明末清初的新安画派。画面款题“石壁流云”四字,钤“许尚远印”“文羽”二方印。《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安徽画家汇编》载:“许尚远,字文羽,号补峰,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生,黟县人。工山水花鸟。书画皆宗米襄阳,尝与查二瞻学画,年八十后书画益见苍劲。著《补峰集》。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八十四,书陶诗卷,藏安徽博物馆。”  相似文献   
43.
柏贵宝 《收藏》2008,(10):130-131
石中山水撼心魄。在小小的雨花石中,几百万年前就被大自然的神工妙笔画就了一幅幅迷人壮观的山水画,记载下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等自然景观。以下介绍几枚山水和月亮画面的雨花石。  相似文献   
44.
20世纪70年代后期,安徽省徽州地区文物商店(现黄山市)在当地征集到一幅查士标山水立轴《溪山幽居图》,为绫本,水墨山水画,纵105厘米,横30厘米。右上方以行书自题:"沙清岸曲水潆洄,谁筑幽居傍水偎,几拟追寻逢意懒,却将风  相似文献   
45.
王诜(图1),字晋卿,生卒年史无记载,当今学术界一般持"1048—1104年后"的观点。笔者考证其大约生于公元1051年,卒于1114后至1120年前(考证文章即将发表),祖籍山西太原人,后居河南汴京,为北宋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娶英宗赵曙之女蜀国公主为妻,官驸马都尉及定州观察使、利州防御使。家筑"宝绘堂",藏历代法书名画日夕观摩,精于鉴赏。  相似文献   
46.
"浅绛"原是指元代画家黄公望创造的一种以水墨勾勒并略加皴擦,以淡赭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浅绛彩瓷则是借此山水画术语,特指晚清至民国初年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以淡赭、水绿、草绿、淡蓝及点染少许水红、淡紫等彩料,经低温烧成,使瓷上的纹饰效果与纸绢之浅绛画相近似的一种彩瓷。  相似文献   
47.
吕伟超 《师道》2010,(9):52-53
中国古代乡村生活,无论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自然恬净,还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生意盎然,总是被反复描绘成“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的田园牧歌式景致,而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也不断在水气氤氲的宣纸上,渲染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难以尽言的乡村生活的无限情丝。  相似文献   
48.
49.
写生是画家贴近生活、丰富生活感受、积累直接经验、吸取创作源泉的最直接的手段,已成为美术院校山水画教学中关键一环.写生教学有何不足之处、怎样进行有效的写生教学,这些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外师造化”是中国山水画发展不竭动力,写生教学最终要以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50.
文章从山水画的发生、发展,论述了山水画创作主要以自然风光为描写对象,致力于对审美客体的发现与描绘,提出了山水画家的绘画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用具体事例进一步说明,成功地创作一幅山水画,熟练地运用笔墨技法固然重要,但不可忽视点景的作用。适当的点景对画幅的构图及提高作品的真实感、趣味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