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1953篇
科学研究   46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82篇
综合类   100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2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高考中常见的考查题型,因此考生弄清离子方程式的设错方式,既可以更好地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也可以避免自己书写时犯同样的错误.现笔者将离子方程式考查时的设错方式分类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52.
以二阶非线性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滑模面,采用滑模控制器分别进行平衡控制和轨迹跟踪控制。在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中,采用指数趋近律,并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在控制器中,采用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函数,对抖振现象进行抑制。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滑模控制仿真实验系统,能够进行平衡控制和轨迹跟踪控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3.
快速是琵琶演奏中不可缺少的演奏技巧,它体现着一定程度的演奏水平,快速的演奏技巧对于我们完满的表现音乐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从右手弹挑及弦序变换的要领来阐述快速演奏技巧训练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4.
严伯春 《师道》2005,(11):34-35
今天教《学与问》,走进教室时心中还为学生昨天的预习没有好好完成而不快:预习要求一“听”(听磁带)二“读”(读课)三“描”(描红仿写生字)四“画”(画出内容重点句、写作精彩句、阅读疑问句)五“写”(写出阅读时感受、启示、评价),可检查中发现学生在课本上的落墨并不多。我以为今天的课没有好结果了。  相似文献   
55.
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断相保护方法,不少刊物都有过介绍。此处仅根据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使用经验,介绍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的三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抗战前南京政府的土地立法是这一时期法制的重要内容。它虽然没有真正实施,在当时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但不管在形式上或是内容上它还是有不少借鉴之处的,在中国首次形成了系统的土地法律法规体系,主张土地国有,力促荒地开发,尽力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率等。它还对我国的法制近代化有着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钢琴调律,精确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调律师普遍采用的是四、五度调律法。但这种调律法的整个过程彼此依赖,形成一个闭合环,二旦某个步骤出现误差,将会带入下一环节,而三、六度调律法可减少人为误差,有助于提高调律的速度及精确度。  相似文献   
59.
等比数列与诗词古算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明朝王子朱载堉(1536~1612)在《律学新说》(1584年)中,发现音乐上的十二平均律是以12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用等比数列的计算法,解决了十二平均律问题.在我国,他最早提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并提出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和项数而求其他项的计算方法:Sn=a11--aq1qn]a1=Sn1(1--qnq),an=an-1q.这种计算方法在解古算诗词中有着不少应用.今举例如下,供高中学生学习时欣赏.巍巍宝塔遥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试问尖头几盏灯?解a1=Sn1(1--qnq)=3811(1-2-72)=3(盏).答:塔顶有3盏灯.诵课倍增有个学生资性好,一部…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不同的物体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都具有惯性的分析总结出“物体惯性是保持原状态不变的性质”;进一步阐明了“从每一种惯性都可以得到一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守恒律;反之,每一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守恒律也一定揭示出蕴含其中的一种惯性”这一客观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