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304篇
科学研究   23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由于大规模、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增强、业务过程的动态变化以及工作流执行时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工作流在执行时经常出现各种错误和异常.文章对工作流异常处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系统介绍了工作流异常处理的概念、分类,以及常见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机制,通过比较,提出工作流异常处理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2.
一种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过程模型正确性的有效验证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工作流应用的日益广泛 ,工作流模型正确性验证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论文研究了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基于Petri网的正确性验证方法及发现过程模型设计中存在的潜在错误 ,给出了一个有效的验证算法  相似文献   
83.
基于定时代理和工作流技术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Notes架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采用定时代理技术实现了业务关系数据库与Notes文档数据库的数据流转共存、互相存取与转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与业务系统的工作流处理。  相似文献   
84.
工作流建模对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用传统的结构化建模方法得到的模型使得控制流和数据流之间存在紧密耦合;面向对象建模方法在抽象方式上又存在缺陷。对建模方法的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面向对象的建模思想。  相似文献   
85.
工作流技术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在论述工作流技术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工作流技术在e-Learning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学习流程建模及工作流描述、工作流的适应性和e-Learning支撑环境向开放体系结构转移的影响是工作流技术应用于e-Learning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6.
王井然 《今日科苑》2007,(20):73-74
提出构造航空发动机方面有效的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软件方法,达到对发动机故障实施有计划、有组织、按程序地调查、证实、分析和纠正的组织工作,保证故障原因分析的准确性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对故障实行闭环控制,彻底消除故障产生的原因,从而真正实现问题"归零",为发动机企业成功实现6σ、ISO9000、AS9000、TS16949/QS9000和TL 9000等质量目标提供保障,又帮助企业提升了所购买的其他软件投资价值。方法经过实践验证,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87.
工作流技术所带来的流程化管理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以工作流参考模型为基础,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工作流管理系统,并在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高校设备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8.
柔性是当前人们对工作流管理系统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对提高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柔性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种柔性过程元模型的构建方法:基于此元模型,可屏蔽应用程序和相关数据间的使用关系,屏蔽活动转换带来的副作用,即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又使系统对动态变化具备可控操作。  相似文献   
89.
请销假管理是各企事业单位必备的管理流程。本文介绍一个基于Webebuild开发平台J2EE环境下的请销假管理系统的分析与实现过程,目前本系统已经上线一年多并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90.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管理依据,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实现企业管理制度整体化和决策过程规范化。目前内部控制主要以书面形式存在,这种形式不能有效约束员工行为、控制企业经营方向,而工作流技术的出现在实现企业活动流程化的同时将内部控制视觉化,增强了内部控制的约束力,有效避免企业的资源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