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10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教育   22027篇
科学研究   2309篇
各国文化   97篇
体育   652篇
综合类   928篇
文化理论   134篇
信息传播   4161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45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518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504篇
  2015年   931篇
  2014年   2078篇
  2013年   1738篇
  2012年   2168篇
  2011年   2435篇
  2010年   2149篇
  2009年   2163篇
  2008年   2584篇
  2007年   2144篇
  2006年   1696篇
  2005年   1504篇
  2004年   1034篇
  2003年   976篇
  2002年   778篇
  2001年   678篇
  2000年   488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唯理论和经验论从各自的理路出发,却都殊途同归地将形而上学引入困境。康德承担起挽救形而上学命运的时代任务,追问科学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主张只有理性的批判,才能成为形而上学科学性的前提。这一论断为形而上学重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2.
根基主义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一个引人注目的,集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学、文化学于一身的思想派别,其中美学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根基主义美学发展了俄罗斯美学的积极因素,其中“生命”意识(“美是生命”)、“理想”原则(“美拯救世界”)、“理解”观念(“美是理性领悟”)是构成根基主义美学大厦的三个基座。它们分别触及美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美的生命本质(内容)、美的终极救赎(功能)和美的理性彻悟(方法论)。这三个基座分别由格里高里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斯特拉霍夫先后提出并确立,为俄罗斯民族美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93.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荣光消散无存,葡萄牙从鼎盛恢宏的殖民主义帝国重新沦为偏安海角的弹丸之地。这种迅猛而巨大的心理落差像一记重拳闷闷地砸在每一个葡萄牙人的心头,“怀念主义”渐渐成为伊比利亚民族的集体意识。本文从社会沿革、心理变化、叙事话语及相关论著等方面对葡萄牙“怀念主义”进行解析,探讨其中蕴含的伊比利亚民族的文明观、价值认同、叙事话语。  相似文献   
994.
隐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由于隐喻意义具有非字面性等特性,阐释隐喻的意义,需要兼顾隐喻生成和理解的文化背景、情境等诸多因素。历史地看,尽管语义法、语用法等隐喻及其意义诠释方法提出了许多的洞见,但它们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鉴于规范推理主义能够为意义的诠释提供一个通用的框架,并因它在意义诠释之始就涵盖了语境等信息,因而可以用来为隐喻意义的诠释提供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5.
21世纪以来,当代科学哲学的先验论进路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瓶颈期,如何阐释构成性原则的合理性构成能否实现新突破的关节点。从逻辑上看,弗里德曼主张在对逻辑实证主义的重估中发展一种强调动态、功能化先验原则的科学哲学之路,这延续了库恩后期思想的基本脉络,并与自然主义形成对照。但这一路径在解决相对主义问题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马里亚诺等提出将视角主义作为解释构成性原则的新模式,这构成先验论新拓展的一种有益尝试。但这一工作的欠缺之处在于没有阐明二者融合的依据或基础,为此文章提出进一步把二者置于科学实践这个共同的平台上展现新进展的可能视域,即把构成性原则的视角主义阐释纳入实践哲学的视野之中,通过实践活动的自然化和规范化维度来消解新先验论和视角主义依然存在的张力问题。  相似文献   
996.
997.
在当代政治学中,明显存在着合法性的经验理论与规范理论二元化张力.经验主义合法性理论对传统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的终极价值之维进行了"祛魅",并导致了传统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的衰落.但是,由于经验主义合法性理论的极端"工具性"偏向,它又使得经过经验主义改造之后的合法性理论被纳入到了"政治话语操控体系",并成为一种"知识奴役"工具.反思经验主义合法性理论,寻求新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的重建已经成为现代性反思与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8.
如果将真理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之吊诡称作"真理的二律背反",那么近数十年来,许多哲学问题都是为了解决这个二律背反.希拉里·普特南、卡尔-奥托·阿佩尔、尤尔根·哈贝马斯似乎试图表明真理的绝对主义不必导致形而上学,而理查德·罗蒂则试图表明对真理的绝对主义的批判不必导致相对主义.通过对上述两方围绕真理问题论争之理论基础的分析,可以看到真理、偶然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999.
OECD发布的PISA 2018全球胜任力评估报告强调培育学生全球胜任力的重要性,并指出教师在全球胜任力教育中起关键作用。但目前教师全球胜任力的要素、结构及其测评工具仍缺乏相关研究,且现行教师全球胜任力培养课程未能与评价对应,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性。针对上述问题,美国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开发了教师全球胜任力学习连续体GCLC。它兼具评价与培训功能,具有针对性、连续性、科学性及融合性等特点,对我国教师全球胜任力的培育具有借鉴价值:一方面,要注重构建教师全球胜任力结构模型,创设教师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路径,在跨学科学习中培育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转变观念,重视反思和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000.
蒋孟利 《视听》2023,(10):48-51
2023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作为一部续作,文本的时间线回溯到“流浪地球”计划开始之前。多条人物故事线的交叠极大地充实了文本的深度,其特效在合理的科学范畴之下也更具有视觉张力。电影文本频频展现出对于后人类主义下的“人—机器”“数字—现实”“未来文明”等议题的思考,在后人类所特有的景观之中,一种“想象”的共同体由此而生,传达了势在必行的共同体观念。结合我国的文化语境,可以发现电影文本中的后人类景观成为共同体生发的场域,共同体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后人类景观下共同体概念所产生的各类形构深化了中国式“未来文明”的叙事,为今后国产科幻电影开拓着更为宽广的想象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