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1篇
教育   17280篇
科学研究   43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71篇
综合类   247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19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1691篇
  2013年   1131篇
  2012年   1302篇
  2011年   1708篇
  2010年   1602篇
  2009年   1574篇
  2008年   1725篇
  2007年   1241篇
  2006年   1002篇
  2005年   1226篇
  2004年   785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这一阶段是师生相互沟通、交流的有利时机。在短暂的时间里调动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气氛,创设一个平等、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积极投入语言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2.
陈春勤 《阿坝师专学报》1993,(2):149-150,154
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挡案管理办法》“档案的利用与开放”一条中要求,“高校档案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档案展览、陈列等,积授开展档案宣传工作”,为了让广大师生员工都认识,了解,利用档案工作,结合我校实际,举办“教学科研成果展览”,宣传学校档案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教书育人》2005,(12):13-16
1985年9月10日,中国教师节的开端。回头看看.整整20年过去了,一代人已经悄无声息地从出生到成人。而教师的生存状况,却随着整个教育大背景的变化,发生了摸得着看得见的变化。我们采访了亲身经历这20年的一些代表以及相关见证人,听他们说平常事,道教师情。  相似文献   
34.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1997年,面对当时许多初中生的厌学现象,我们考察了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发现指向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层面的生活现状确实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户外活动过少,学生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与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太少;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互动沟通的内容太过单一,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十二、三岁的孩子,正值青春发育期,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内心的需要得不到关注,压抑的情感不知如何抒发,有限的视野导致他们只能顾及眼前的感受,难以接纳来自父辈的教诲,甚至产生逆反情绪.  相似文献   
35.
陈晨 《教育现代化》2006,(2):111-111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艺术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即使是看起来冷冰冰的艺术品,都贯注着艺术家的情感。审美情感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审美情感是人类长期审美实践的产物,积淀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内容。情感体验的积淀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最初动力。  相似文献   
36.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常用来比喻彼此间的心意相通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高度融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成效。让师生间也“心有灵犀”是班级管理的最优目标。  相似文献   
37.
师生冲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有发生。师生冲突的原因在某种程度是由于教师滥用职权。当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候,学生很容易与教师进行公开的对抗。这种冲突一般具有破坏性,是师生关系非理性的一种表现。理性师生关系的重构,需要增加师生关系中的理性成分,减少非理性成分。  相似文献   
38.
校园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该包括校容的美化、设施的配置、环境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师生的活动、艺术的感染和精神的凝聚。一年多来,我校围绕进取型校园化建设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39.
个体互动阅读教学的“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互动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个体先按照自己的方式独立阅读本,再通过生生间、师生间多形式的交流对话,实现阅读理解与欣赏的互补性、丰富性、深刻性和创新性,不断提高个体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扩大阅读教学的效益。它可作如下“数字化”。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