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1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1 毫秒
51.
周敏 《新闻知识》2007,(4):17-18,16
“两会”年年开,“两会”年年报,各大媒体年年想出彩。央视凭借丰富的新闻资源和频道栏目资源,发挥整体效应,多频道、多栏目参战,既有侧重点,又相互呼应,各显特色,各展所长,形成了两会报道的最强势和最强音。综观而言,今年的央视两会报道除了继续保持2006年的创新之路,在2007年又凸现了“平民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2.
梁娟 《视听界》2007,(3):62-63
电视美食节目是一个投资小、影响大、收益高的项目。节目以美食为载体,以服务为表现形式,将饮食文化、实用信息、生活情趣、健康安全等元素有机融合,可以满足观众的各种收视需求。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同样的,要想做出广受欢迎的电视美食节目,就必须扎根群众,“‘食’以民为本”,走出一条平民化路线。  相似文献   
53.
仲杰 《声屏世界》2007,(12):33-34
《今日说法》1999年1月2日正式推出,每天中午12:40播出,每期15分钟。《今日说法》坚守朴素的平民化定位,立足于“普法”二字,一天一个案例,一天一个嘉宾点评,通过案例讲解法律点,向观众普及法律知识。节目一般由两个板块构成:先是对案件或事件的外景采访报道,然后是主持人与法律专家在演播室进行评述性的谈话。  相似文献   
54.
民生新闻是以社会大众为视觉,从他们的需求出发,把他们身边和生活中的事作为报道的支点,把话筒、镜头对准他们,把画面、时间留给他们,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播报形式来报道与大众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以“平民化、主人翁、贴近性、服务性、低视觉、广参与”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第一段]  相似文献   
55.
去年11月和今年5月,我先后两次参加专门研讨新闻摄影工作的会议:一次是在福建泉州召开的第11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一次是在辽宁沈阳召开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  相似文献   
56.
从2002年博客衍生于"博客中国"至今,博客已然成为互联网上最热门的事物,中国几乎进入"全民皆博"的时代。博客本是一种平民化、草根化的交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从节目风格个性化,节目视角平民化,节目制作形象化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把握电视节目走向.  相似文献   
58.
《青年记者》2007,(12):54-55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人们对科技领域的新成果、新发现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如何搞好科技报道,让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平民化”,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课题。科技知识具有专门化、专业化、深奥性、抽象性等特点,如果按照一般新闻去报道,就会变得晦涩难懂,令人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59.
精确新闻报道是运用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和处理新闻信息,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提示事物蕴涵的意义,用数字化表述来反映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方法。  相似文献   
60.
由板着面孔到贴近民生,跑时政多年,记者深切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新闻同行从新闻意识到采写编辑,经历了不断的思想历炼与实践创新,而今,所采写的新闻越来越具有可听性和可读(视)性,在放低新闻视角,实现时政新闻平民化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那么笔者也不妨谈谈这方面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