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12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教育   48044篇
科学研究   4267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917篇
综合类   2131篇
文化理论   234篇
信息传播   2937篇
  2024年   400篇
  2023年   1652篇
  2022年   939篇
  2021年   1265篇
  2020年   1425篇
  2019年   1881篇
  2018年   899篇
  2017年   1670篇
  2016年   1817篇
  2015年   2755篇
  2014年   5208篇
  2013年   4028篇
  2012年   4845篇
  2011年   4371篇
  2010年   3380篇
  2009年   3062篇
  2008年   3522篇
  2007年   2473篇
  2006年   1787篇
  2005年   1601篇
  2004年   1958篇
  2003年   1933篇
  2002年   1730篇
  2001年   1646篇
  2000年   1107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面向竞技体育主战场,加强运动训练专业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1957年建立以来,之所以能培养了大批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高级体育管理干部、优秀体育教师和其他体育专门人才,在于形成了面向竞技体育主战场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建树了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群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2.
高校校报刊登的内容,多是师生身边的事,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紧紧联系着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和前途。因此,高校校报必须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把培养人才作为办报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103.
104.
要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体系。本文结合《地基有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探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实施创新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5.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从四个方面阐明了坚持院校建设的正确方向、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全面提高以教员为主体的干部队伍素质以及领导班子建设等问题。中结合院校建设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06.
开放精密贵重仪器实验室,让学生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基本条件;在高年级多开综合型,探索型实验是培养开拓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学生加参加科研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快捷途径。  相似文献   
107.
章全面而准确地总结了邵阳师专1995年以来创造性地实施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新教学方案”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即进行了一次教育思想观念和深刻革命;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师范意识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师范专科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建立起了系部教学工作评价和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素质教育评价模式;形成了“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发展素质作为主题,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作为主体,全面提高培养素质、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全方方位推进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8.
109.
职校英语教学要突出职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梅 《职教论坛》2001,(3):39-39
一、转变教育观念,突出职业性   职业教育重要特点是要突出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一个合格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英语技能方面应具备以下能力。   1、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我们的时代已进入一个合作发展时代,职业学校毕业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他们求职或工作中运用至关重要,尤其面试时,如果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强,临场素质好,不失为是抓住一次就业机会的条件。   2、实际应用能力。 21世际,在迎接知识挑战的同时,能胜任工作,快速进…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我国高等学校进一步扩大招大,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教法以及后勤社会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是高层次的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它的创新可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其中最主要的是个性培养原则、整体培养原则、动态化原则、实践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