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873篇
科学研究   82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云南科技管理》2005,18(1):51-51
1985年3月,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为了开发我国名贵药材三七,利用科学技术促进三七产业的发展,决定成立文山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围绕三七产业发展的需求,对三七开展栽培研究和产品开发研究,为三七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欧洲赤松的生长节律与樟子松相近,越冬前能及时封顶,基本没有冻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苗木地径分化较小,变异幅度在26.56%~39.32%之间;苗高生长变异大,平均变异系数为42.55%。综合地径和苗高2个性状,苗期生长表现较好的种源有CT、FL2和S102,种源内分化较小,生长稳定,是极具生长潜力的种源。  相似文献   
105.
用玉米芯栽培真姬菇,掌握其生长规律,探索真姬菇稳产高产的要素,对真姬菇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虎刺梅     
大戟科大戟属。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世界各国多有栽培。为多刺直立或稍攀缘性小灌木。性强健,喜温暖干燥气候,适生长温度为18~25℃,冬季室温若能保持在15℃以上,整个冬季能开花不断。温度太低叶片会全部脱落,进入休眠。宜于疏松砂质土生长。株高1.2m,多分枝,体内有白色浆汁。茎和小枝有棱。棱沟浅,密被锥形尖刺。叶片着生新枝顶端、倒卵形,叶面光滑、鲜绿色。花有长柄,有2枚红色苞片,花期冬春季。蒴果扁球形。扦插繁殖,极易生根。生花季节要求充足肥水。虎刺梅浑身长刺,朵朵红梅开,是优良室内盆栽花卉.也可加工制做盆景。  相似文献   
107.
五色梅     
马鞭草科马缨丹属。产美洲热带,中国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广西等省区有栽培,且已逸为野生。为常绿半藤本灌木。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但不耐寒,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长较好。花期6-10月。  相似文献   
108.
"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本文归纳了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教学应用形式与实践,分析了参与者及教学特点,总结"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方法的变革:"互联网+"时代促使教学过程的变革实现了"翻转课堂";促使课堂教学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促使教学的在线化、数据化和智慧化实现。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知识传输途径多元化优势服务于"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搭建基于移动终端的综合学习平台,创建"互联网+"的三段式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力求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9.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理论实践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食用菌栽培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在总结兄弟院校教改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促进,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0.
永康市江南蔬菜基地.2002年种植早春番茄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平均亩产4500千克,产值达9000元,扣除成本,每亩纯收入4518元。2003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从目前生产销售情况看,亩产可达5500千克,亩产值可达5500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