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60-1961年,个旧市云南锡业公司安置印尼归侨,适龄学生都得以入学,但有些多子女家庭的学生被迫中途辍学。文化大革命中,大多归侨学生未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自1979年起,国家和云锡对职工教育培训十分重视,印尼归侨获得进修和"补课"机会。归侨移居香港热潮中,归侨子女在香港的教育也经历了艰难的适应过程。作者依据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结合深入访谈,描述了这些归侨及其子女在此五十年的教育历程,展现了归侨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12.
13.
海外华侨、归国华侨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和祖国息息相关。特殊背景下归国华侨群体面临比一般华侨更复杂、更特殊的问题和困难,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也更为重大。以红河流域印尼和越南归侨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这两个群体在异国他乡、归国定居及现实处境三方面的比较,可窥见归侨特殊群体不同寻常的发展史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孙东波 《文教资料》2009,(23):107-109
本文基于深入访谈资料,梳理云锡某印尼归侨的口述史,分析其回国前后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遇到的障碍,说明归侨文化适应过程中,在政治参与上遭遇的挫折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留影     
  相似文献   
16.
过去20年,尤其是近10年来,归侨侨眷群体的特殊性日益淡化,公民权益保障方面法律日渐健全,1990年《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2000年修正)及其《实施办法》的法律基础发生了动摇,基本原则遇到了挑战。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需要新的发展。实现新发展的可能选择是,突出"一视同仁、不得歧视",强调平等对待;逐步淡化乃至适时取消"根据特点、适当照顾",转向融合发展,增加一般性法律中关于归侨侨眷的内容,以及论证制订《归侨侨眷融合发展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后,五邑民众开始出洋谋生。20世纪中期以前,随着侨汇的源源流入,侨眷的消费带动了五邑商贸的发展和墟市的繁盛,侨乡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封锁了中国沿海,侨汇中断使侨眷的生活处境迅速恶化;当代五邑侨乡的老年侨眷大多每年都能收到丰裕的侨汇,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浪湾华侨农场作为印支归难侨的安置点之一,成立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在农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受待遇与收入的差距、基层治理能力的影响,当地归侨群体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为弥合浪湾华侨农场归侨“五个认同”的差距,广西有关部门、农场干部、归侨及当地人民应当一同发力,从促进农场发展、提高归侨收入、增进归侨与当地人民的往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坚定归侨群体的“五个认同”,以期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9.
林长华 《寻根》2020,(2):44-48
日前,福建东山岛密友朱先生通过微信发来民国时期他母亲和祖母在新加坡谋生的“大字”照片。笔者随即前往东山岛宅山村采访朱先生的母亲——出生于1926年的归侨谢美英,聆听她的“过番”往事。老人年龄虽高,视力、听力、记忆力却俱佳。她说,“大字”是过去东山岛华侨对护照的俗称,当年东山岛华侨就是用这种“大字”往返新加坡的。“这本‘大字’是1942年年初我母亲何白玉从新加坡回国时带来的。我也有一本,姓氏被写错了。”  相似文献   
20.
在广东台山海宴华侨农场五丰村里,有一个印尼归侨家庭档案馆,办得很有特色.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参观了这个家庭档案馆,并采访了档案馆的主人刘汉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