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9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教育   59881篇
科学研究   3349篇
各国文化   149篇
体育   1096篇
综合类   1983篇
文化理论   275篇
信息传播   3117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933篇
  2022年   477篇
  2021年   1045篇
  2020年   1217篇
  2019年   1261篇
  2018年   673篇
  2017年   1280篇
  2016年   1416篇
  2015年   2280篇
  2014年   5026篇
  2013年   4491篇
  2012年   4816篇
  2011年   5464篇
  2010年   4709篇
  2009年   4372篇
  2008年   6211篇
  2007年   5207篇
  2006年   3200篇
  2005年   3455篇
  2004年   2668篇
  2003年   2142篇
  2002年   2153篇
  2001年   1950篇
  2000年   1635篇
  1999年   453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使我们能够站在新的高度、更全面地分析教育发展的内在关系,更为自觉、有效地统筹好教育工作中各种关系,促进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2.
电大基层管理人员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进步,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处这一特殊位置,他们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师德形象、文化素养、情感投入,正确履行自己的德育职能,是电大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3.
运用3种不同的方法所建立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其回归预测值的准确度均达到了99.26%以上,其回归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方差分析检验均呈无差异性,P》0.50水平.说明3种不同的方法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的预测值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在3种建模方法中,均有评价作用,且其评价目的也不尽相同.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可依据研究的目的,选择建模方法,以提高体育预测研究的效益.  相似文献   
64.
詹万生 《中国德育》2004,(11):10-10,12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2004年会暨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开幕了!我代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德育研究中心和总课题组,向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百个实验区、千所实验校的1200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在百忙之中出席本次大会的教育部的领导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领导,向河南省政府、省教育厅的领导,向信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5.
崔烨 《中国德育》2004,(3):66-67
面对职业教育的现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职校毕业生,若干年后也许不是社会精英,但应该是合格公民;他们也许不是  相似文献   
66.
德苑学人     
《中国德育》2004,(10):7-7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在市、区教委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指导下,江北中学切实加强了寄宿制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将学校办成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独立生活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吃苦耐劳精神为目标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寄宿制学校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8.
道德危机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悲剧.更是我国当今大学生的缺憾,暴露了我国教育体制的缺陷和社会整体道德环境的恶化。高校德育需多方面探析。  相似文献   
6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它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主观体验。没有对于事物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认识深化了,情感也随之变化、加深。  相似文献   
70.
解读体育课程的生活回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明 《体育与科学》2004,25(6):79-81
体育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和新的体育课程价值观是这一理念的理论基础。要实现体育的生活回归,必须在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教学的实施等方面,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过程中的生活体验以及学生的可能生活,拓展课程的教学时空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