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940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1098篇
教育   210091篇
科学研究   20451篇
各国文化   177篇
体育   8452篇
综合类   5036篇
文化理论   649篇
信息传播   11484篇
  2024年   789篇
  2023年   2798篇
  2022年   1486篇
  2021年   3267篇
  2020年   3731篇
  2019年   4480篇
  2018年   2160篇
  2017年   4229篇
  2016年   5815篇
  2015年   8721篇
  2014年   19955篇
  2013年   17845篇
  2012年   18975篇
  2011年   20807篇
  2010年   17238篇
  2009年   15943篇
  2008年   19443篇
  2007年   14418篇
  2006年   10043篇
  2005年   10869篇
  2004年   11753篇
  2003年   11512篇
  2002年   10561篇
  2001年   7556篇
  2000年   6325篇
  1999年   1455篇
  1998年   966篇
  1997年   697篇
  1996年   523篇
  1995年   466篇
  1994年   394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206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6篇
  1957年   17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国内运动生物力学发展现状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科学,其定义、研究范畴、研究方法都有待商榷。从这三个角度出发,主要对大量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综合、概括了目前国内运动生物力学发展状况。力求对我国的运动生物力学发展的状况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图,以便在这门学科今后的研究中减少盲目性,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2.
本刊今年第2期发表了何光珽先生的《论“用事实说话”》一文,针对陈力丹等“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文章发表后,本刊收到一些稿件,或对何光珽先生的文章进行商榷,或从另外的角度对“用事实说话”发表意见。在此,我们选登其中三篇论文的部分内容,以期使“用事实说话”这个新闻学基本论题的讨论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93.
利用极限定义证明了定理的存在性,得到一个非常有用的推论,从而寻找到解决当n无限增大时和式极限的一种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94.
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地进行物理学史教育,是寓德育于知识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整个物理教学来说也是十分必要和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5.
96.
97.
不等式的证明,历来是教学和测验中的重点、难点。应着眼于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应用各种方法处理具体问题,如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换元法、几何法等。  相似文献   
98.
乔明春 《学语文》2002,(3):23-23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识记是A级,也是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层级,只是要求识别记忆。“识记字型”这一点属于这个能力层级,一般设计在高考卷的第一小题,应该说是高考卷中最容易解答,最容易得分的题,然而许多考生却常在此失分。究其原因是不了解高考卷中错别字的类型,没有很好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相似文献   
99.
龚志红 《湖南教育》2002,(14):53-53
诵听法。在诗歌、戏剧类文体的阅读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运用诵听法,就是将“听人读”与“自己背”结合起来,交替进行,通过各种感官获得记忆效果。诗歌的音韵、节律的美感与戏剧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的特点,单凭读是很难有深刻体会的。由于语言即逝性的特点,学生必须及时、准确地接受语言信息,提取要点,迅速领会。这样,诵听结合在刺激学生大脑的反映速度、促进阅读时对信息的快速筛选、理解等方面可起到积极作用。我一般是让一组同学朗读,其余同学静听。或者个别读、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静听。学生朗读时尽量不看书,颇似电视播音员。这…  相似文献   
100.
杨维 《武当》2003,(5):22-24
六、独精鹰捉,发挥劈拳的特殊作用 练形意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这样叫是有道理的。 1.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