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790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操作活动是手与眼协同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也是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具体形象水平,他们还不能有意识地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并按照思维过程的要求去分析、综合、比较等,这就限制了他们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62.
蓝耿 《课外阅读》2011,(12):296-296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相似文献   
63.
西方语言中的时空修辞普遍存在于日常语言中,它反映出人类认知、理解和表达客观世界时所采用的直观、形象、非精确计量的思维方式和富于多方联想的思维过程。英语中时空观念的表达方式有:用空间表示时间、时空互为一体、用动物或人的寿命、活动方式来表示时空,用物体运动的方式表示时空等等。  相似文献   
64.
充分发挥例题的教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数学指导委员会(NCSM)认为“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应当以“解决问题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核心”。而例题就是一种问题形式,所以例题教学应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数学例题教学应达到知识功能与教育功能。知识功能指的是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必要的技能;教学功能指的是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其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由于数学问题是数学思维的动力,数学思维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不但要精心挑选例题。使其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更要善于对例题加以变式,充分发挥例题的功能,使其真正达到既落实双基,又培养能力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5.
教师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课标教材的一些困惑,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加以解决:加强对“活动性课文”和“范例型课文”的认识和应用,抓住教材中能力培养的导向,合理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勇于展开知识生成过程和学生思维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相似文献   
66.
刘艳 《科学教育》2007,13(4):72-73
探究性实验是指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来获取知识。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地引导,在探究性学习中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它决定着探究活动的走向和深度,对于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收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强调计算机服务于数学教学,必须设法找出计算机在哪些方面能增强学习效果。不能停留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层面上,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理性地处理好教学中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68.
现代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仅关注等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如今的数学课上教师往往喜欢问:"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以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不失为一件利举.但片面的理解"轻结果、重过程"也会带来弊端.  相似文献   
69.
1背景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古往今来的教育研究者都非常重视反思在个体成长和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元认知理论认为:反思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果的监控和体验.数学的理解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才能获得,而领悟又靠对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达到.若没有这一理性的反思,以上的方式就会流于表面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使认识上一个台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因此,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70.
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信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不局限于既定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具体地说,就是依据定理、公式和已知条件,产生多种想法,广开思路,提出新的设想,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