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26篇
科学研究   76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琦 《培训与研究》2006,23(4):10-12
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萧红《生死场》的叙事模式独具一格,它标志着萧红文体由探索向成熟的转折,在萧红文体研究以及在中国现代小说结构史上具有创新意义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72.
老舍的创作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化大众化特色。老舍的创作非常注意适应人民群众的欣赏口味和欣赏习惯,注意故事的曲折生动完整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塑造的性格各异的中国市民社会中的人物形象;老舍一生坚持使用充满生活气息的人民大众的通俗生动的口语进行创作,使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的情愫和民族特色;致力于通俗的大众文艺创作,力图抹去大众文艺与非大众文艺的界限,使所有的文艺都成为大众的,是老舍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的另一个突出的标志。  相似文献   
73.
鲁迅的著名小说《阿Q正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天,阿Q喝了两碗黄酒,手舞足蹈地说自己是赵太爷本家,结果被赵太爷痛骂一顿,还挨了一记耳光。小说中的赵太爷,是一位势力者,在他看来,像阿Q这样的“浑小子”不会姓赵,也不配姓赵,根本不可能和自己是本家。未庄上的人都认为阿Q不一定姓赵。  相似文献   
74.
“文化大革命”与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为了完全否定文革而完全否定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75.
20世纪五十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渡江侦察记》影片,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前夕,派遣侦察连偷渡长江天堑,深入敌后,侦察国民党军沿江布防的军事部署,为我军渡江作战提供可靠的情报。影片曲折、惊险的情节,主人公班长吴老贵老练沉着、机智勇敢的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回想起来,勇士们偷渡的艰辛、“神兵天降”敌后的胆略气魄仍在脑际里萦绕。  相似文献   
76.
叙事性文本是对现实世界的记录,也是人文学者的研究对象与基础,对叙事性文本的阐释更是人文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随着数字人文的发展,人文学者对远距离阅读与策略型阅读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构成叙事性文本的基本单元,事件和情节是文本解读的重点。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文学者阅读需求的转变,建构叙事性文本智慧数据,支撑数字人文研究,以情节为视角,以事件为基础,对广泛存在的叙事性文本进行深层次语义表示与结构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但现阶段较为成熟的文本表示方法更适用于结构相对清晰、统一的科学文本,不能很好地表示叙事性文本中存在的复杂叙事结构,因此,以知识表示与知识组织为出发点,构建符合叙事性文本特征的语义结构化表示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叙事学基本理论与概念,以及事件知识表示、事件本体与叙事本体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叙事文本中存在的事件、事件间关系进行语义建模与表示,同时完善了对情节的定义,构建了基于事件的情节本体EBPO,提出了叙事性文本的"层次-网络"结构模型,用以实现对叙事性文本的语义结构化表示。初步标注的实验结果表明,借助情节本体及结构模型,可以实现对叙事性文本的语义结构化处理。  相似文献   
77.
《简·爱》是19世纪西方文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细腻的人物、环境描写和精妙的情节百年来一直让全世界的读者们为其动容,尤其是其结尾处令人痛惜的一场大火,让情节更为扑朔迷离,也让主人公的命运显得更加波折。但是,这场大火的安排是否还有作者的其他意图呢?它对于整个故事的影响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就试图从桑菲尔德大火这个点来分析它对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的积极作用,并通过"火"的意象来阐明它对于整个故事主题——爱情的永生的深化。  相似文献   
78.
抑扬生变     
在作文里刻画人物的过程中,有时为了赞扬往往先贬;有时为了批评又往往先扬(写其表面上的好)。正是这样,在抑抑扬扬中让读者产生一种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感受,从而使得情节摇曳多姿  相似文献   
79.
<正>主旨是小说的灵魂。它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传达出来的对人生的独特的体验、诠释和评价,各要素都为更好地传达主旨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握主旨是阅读小说的关键途径,是赏析小说的出发点、切入口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80.
小说阅读     
备考提示小说作为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重点,考查范围包括古典小说、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或是短篇小说,或是中长篇小说(节选)。高考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常常从小说的人物形象、描写方法、情节线索、主题内涵以及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同时,还涉及考查学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