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0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满族在南迁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改变,与汉文化接触增多,由渔猎走向农耕,由迁徙渐趋定居,其手工业也发生了一系列相应的改变。在原有的石器制造、骨角制造、木器制造、毛皮制造、树皮制造等基础上,又引入了先进的铸造和纺织技术,进而促进了部门独立和劳动分工,从而实现了手工业生产的阶段性飞跃。文章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方法,重点从借词角度对此变迁进行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32.
我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是比较发达的,因此简单机械的成就也是辉煌的,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杠杆,在《墨经》中科学地叙述了其平衡原理,相衡,则本短标长.这里的本是指靠近支点一边的杆,标是指靠近重锤一边的杆.  相似文献   
33.
史学界经多年研究、探讨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化发展的重心在北宋时已完成南移,而两浙路是经济化重心南移的主要地区,因此探讨其经济发展状况,认清其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指导当今社会变革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借鉴意义。本着重从人口、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等方面入手,在展现矛盾中反映其发展水平,在纵、横向比较中揭示出宋代两浙路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34.
近代上海开埠后,湖州生丝出口贸易剧增,带动了湖州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使湖州地区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手工业实现了近代转型,并促进了市镇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同时,湖州、上海两地形成了联动、双赢的发展局面。这段历史,对新时期“长三角经济圈”背景下,两地的互利合作以及湖州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西夏手工业成就及其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西夏在冶铁、采盐、纺织、印刷、造纸、建筑、金属器及竹木器的加工等手工业技术方面的成就,认为其在当时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并在中国科技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丹巴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基本上都还停留在家庭手工业阶段。其家庭手工业主要有制陶、手工业纺织、刺绣、编织、木器制作、酿酒、金银器制作等。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价廉物美的工业品在丹巴的销售,传统的手工业受到很大冲出,有的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相似文献   
37.
秦汉手工业政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朝的手工业政策沿袭战国时期的传统 ,实行发展官府手工业、抑制私营手工业 (尤其是私营大手工业 ) ,鼓励家庭纺织业的政策 ;两汉时期 ,在官府手工业政策方面 ,前后虽稍有变化 ,但仍以发展官府手工业为主 ,而对私营手工业则采取了时抑时放、时禁时弛的政策。  相似文献   
38.
大汶口文化的文明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明的起源问题,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大学术课题。也是世界学术界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在探讨明起源时,国内外学一般都把城市、青铜器和字等作为明的标志或明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39.
知识经济视野下的科技期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科技信息的传播及其媒体始终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科技信息的传播在手工业工场时代以私人通信和传师授业的方式就可匕上完成。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旧有的科技信息传播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科技工作者的要求。于是诞生了专门刊载科技信息的定期连续出版物——科技期刊。科技期刊从其诞生之日起.紧随时代的步伐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40.
清末民初时期宝坻手织布区的兴盛既是大城市工业化辐射效应的一种现象,也是近代工业化进程下乡村手工业发展所呈现的极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的一种表征。究其原因,铁轮机和机纱的广泛应用是其兴盛的技术因素,包买制(商人雇主制)的出现和普及是其兴盛的制度因素,北宁铁路提供的便利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开拓是其兴盛的交通因素。这三种因素是促成宝坻手织布区兴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