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5035篇
科学研究   65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07篇
综合类   304篇
文化理论   85篇
信息传播   45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择业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探索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始。我们在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了择业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的影响。在沈阳地区四所高校取样,400名被试参加本次调查,有效问卷316份,采用多元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择业效能感对职业探索行为有正的预测作用。本研究结果与NancyE.Betz和KarlaKleinVoyten等人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2.
动机是一种多维度、多层面的心理现象,并具有随环境、领域变化而变化的特点.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笔者所在学校全面推动生涯规划教育一年多以来,开展了不少关于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3.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注意层次性、系统性、协同性和效能性等。  相似文献   
74.
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促进教师教学有效性发挥的几个重要心理能力,分析了教师的倾听能力、批判反思能力、教学效能感等在有效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缓解中职学生习得性无助的教育策略包括:帮助中职生设定合理可达成的目标;创造成功的条件,帮助中职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建立积极的期待,强化中职生的自信心;营造关爱和宽容的环境。通过关注和研究中职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促进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管理。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192名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成就目标取向以及学生学习归因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成就目标取向存在显著相关;与学生学习的外部归因,如学生努力、环境影响有显著相关。其中16年以上教龄教师个人效能感与学生学习的努力、能力、环境影响、教师作用各内外归因都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7.
加强办公室效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所在学校历经五年的办公室业务评估工作实践进行了研究,提炼了有关基本经验,认为以评促建是提高高校办公室工作效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8.
《考试周刊》2017,(58):192-193
以心理弹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心理弹性对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9.
自我效能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局限性,介绍了心理学中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从心理层面上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着手,并时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效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0.
挖掘非智力因素可促使学生在学习上不断进取。明确的学习动机 ,浓厚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情感 ,顽强的学习意志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必要条件。那么 ,如何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我们的做法是 :一、端正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动力在非智力因素中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 ,是激发智力活动的动力。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 :“为了在教学上取得理想的结果 ,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即创造学习的诱因。人们通常把促使人去活动的原因称为动机 ,动机可以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