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正7月26日,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决赛在杭州开幕。据悉,这是全国首届职业学校"挑战杯"竞赛,共有4万余名学生参与竞赛。这次竞赛以"同圆中国梦想,共创多彩人生"为主题,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全国600余所职业学校组织学生参赛。复赛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894件参赛作品,最终确定349件作品入围决赛。  相似文献   
22.
创业计划竞赛在国外高校中由来已久,但在国内还是个新鲜事物。目前,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代表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逐渐开始为大学生所认同。吉林大学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借鉴国内外高校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3.
12月26日下午,我院在建华校区5楼报告厅召开了2019年"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各项体育竞赛总结表彰会暨2020年启动会。参加会议的有学院领导郭金虎、王茂元、吴群、王春、张建林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各系部主任、获奖学生代表、指导教师代表共100多人,会议由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建林主持。  相似文献   
24.
本文基于15所高校的相关政策分析和20名参赛者的结构性访谈,对"挑战杯"竞赛中存在的功利主义、过度包装、评价标准的神秘主义、评审公信力的削弱化、学生参与的被动化倾向等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价值导向上回归"学术"本位、操作过程中突出学生"主导"地位、评价机制上重视反馈环节、制度设计上更加注重公平公正等对策。  相似文献   
25.
"挑战杯"竞赛已发展成为校园学术科技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科技赛事,本文在简要整理分析历届获奖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挑战杯"竞赛因素的界定,从领导机制、学术氛围、选拔机制、保障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6.
以"挑战杯"团队为例,借助社会资本理论,结合实际案倒分析总结出当前大学生"挑战杯"创新竞赛团队在团队社会资本的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于提高"挑战杯"团队绩效较为可行的方法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7.
《安徽教育》2010,(9):21-21
<正>本刊讯近日,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复赛圆满闭幕,安徽工业大学入围全国复赛阶段的2件作品全部脱颖而出进入争夺金银奖决赛,这是继该校在2008年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1银1铜后,所取得的又一历史突破。  相似文献   
28.
《安徽教育》2010,(7):20-20
<正>本刊讯6月9日至11日,第四届"挑战杯"合锻集团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在安徽师范大学举行,大赛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经信委、省人社厅、省工商局、省科协、省青联、省学联共同主办,由安徽师范大学承办,合肥锻压集团协办。竞赛期间,团省委书记王宏、副书记汪华东,省就业服务局局长刘良骅、省科协副主席王海彦、合锻集团董事长严建文莅临指导。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和来自全省32所高校的团  相似文献   
29.
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提出了以学生科技竞赛促创新能力的举措。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利用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实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指导教师利益保障及奖励制度,建立学生利益保障及奖励制度,以竞赛促教改,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30.
采用实地观察及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在"挑战杯"平台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建设具有可行性,并提出具体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