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4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不仅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精神"一直具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讨论、研究,激励和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就是为了发扬"五四精神"。纪念"五四"的提出,是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认识的一种提升,并且是借助这种纪念来推进当前事业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62.
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不仅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精神”一直具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讨论、研究,激励和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就是为了发扬“五四精神”.纪念“五四”的提出,是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认识的一种提升,并且是借助这种纪念来推进当前事业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63.
庄子之学,振拔于沉浊之中,超离于尘垢之上,由"朝彻"而"见独",终而达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玄妙境界,真可谓"冷笑行藏只独知"者.然而,"独"体现的仅仅是其思想风格与境界情态,绝非意味着庄子哲学即是横空出世甚至无中生有之物.古今多有学者认为《天下》篇乃《庄子》一书之后序,该篇纵论天下道术,探古学源流,判诸子短长,庄子深厚的"学术功底"已展露无疑;司马迁亦云"其学无所不窥",也说明庄子汲取的"学术资源"是何等丰赡.庄子哲学必有植根其中的饶沃土壤、流衍而出的丰沛源泉.其根之深,其源之远,非常值得研究者对之进行反本溯源式的开掘与疏浚.  相似文献   
64.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历史悠久,上古时期汉人就对外来词进行了初步考察,时至今日汉语外来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源研究、文化功能研究、词典编撰、单个外来词用法考察、外来词语素化、规范及形式选择原则的探讨等六个方面,呈现出“涉猎面广、研究不均衡、理论探索深度不够”特点。  相似文献   
65.
在世界军事舞台上,蒙古军队的精骑善射,给整个世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正是由于蒙军的这一特性,蒙古才能在成吉思汗领导下马踏四方,征服世界,成为其开疆拓土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66.
语文低效教学,误导了人们对语文教育本质和主要使命的认知,影响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走向,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深人,语文低效甚至无效教学并未真正销声匿迹。本文试图从传统文化源头上去探寻语文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的原因,分析阻碍语文教学改革走向纵深的文化共性。  相似文献   
67.
数列与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重点与热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证明数列型不等式,因其思维跨度大,构造性强,需要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充满挑战性,因而成为高考压轴题或竞赛题的命题素材. 本文从一道试题入手,对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及方法的产生之源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8.
在周代制定的礼乐制度中",礼"和"乐"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设立了专门的礼乐机构,开展了精心的礼乐培养,使这个时期的舞蹈具有较为特殊的功能和地位,其核心在于维护上下尊卑、富贵贫贱的统治阶级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69.
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王安石变法、统治者生活腐朽、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此期间,苏轼受儒家“民本”思想和佛教慈悲思想的影响,写下了很多悯农诗.  相似文献   
70.
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直是史学界和考古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从考古学上衡量文明有三条标准:一是要有城市;二是要有文字;三是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殷墟考古表明,中国在3600年前的商代已进入了文明社会,但这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二里头考古表明,中国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已进入了文明社会,但这也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国内最新考古成果,特别是大地湾遗址考古成果表明, "中华民族有8000年的文明史已毫无疑问".大地湾史前遗址的考古成果科学而又翔实地证明,早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大地湾文化时期,中华文明就已经从这里发源.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及其残片上,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文字;大地湾遗址出土了复杂的礼仪中心:大地湾仰韶晚期聚落已出现了"城镇化的开端".可以认为,大地湾是中华文明孕育的一方温床,大地湾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原始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形成了薪火相传、绵延至今的中华文明,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