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2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晚清时期,西人东来并在华创办了区别于传统邸报的近代报刊.相较于发源于西方都市内部的近代报刊,中国近代报刊经历了由外生性向本土化的演进;报人主体由早期的以西人为主向随后的国人转化;办报主旨也以早期西人外报的宗教性、商业性为主向之后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政论性报刊演化.  相似文献   
102.
正一、出手于"快",在争取抢先发声中体现时效性。时评要求时效性。同时,随着当下新兴媒体在舆论场上的日趋活跃,作为传统媒体的党报面临着新兴媒体真正的即时而评的挑战,这就进一步要求党报要树立慢不得的紧迫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撰写和编发新闻时评。不仅如此,读者的关切和期待更是容不得党报在撰写和编发新闻时评时有稍许怠慢。如果党报在一些重大新闻事实面前迟迟不语,那失去的不仅仅是读者,更严重的会是失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快",是时评的基本品质,是对时评撰写和编发的基本要求,更是媒体抢占  相似文献   
103.
在台湾,以"政治新闻时事"讨论类型的谈话性节目最受欢迎,且甚至取代了原先制作成本较高的传统新闻节目。这些名嘴善于利用参与政论节目的讨论,争取在电视媒体上的曝光率,提升其知名度。基于此,探讨名嘴新兴之现象,归纳出名嘴的特性。因过去的研究多局限在记者的"商品化"上,除了关注于名嘴成为政论商品的特性之外,也将透过政论节目的个案分析,试图厘清名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4.
电视法制专题片的剪辑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东 《记者摇篮》2009,(6):92-92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片种,它具有新闻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电视专题片的种类繁多,不可尽数,如果按照题材分类的话,有新闻专题、人物专题、法制专题、风光专题、体育专题、科教专题、军事专题、教育专题、少儿专题、文艺专题、农业专题、文物专题、旅游专题、诗词、政论性专题、艺术性专题、娱乐性专题、  相似文献   
105.
麻恺 《视听纵横》2009,(2):68-70
改革开放30年,对于电视界可以说是一次政论专题片的盛宴,从中央台到省台市台乃至县台,都在制作各种纪念30年的系列专题片政论片,如中央台新近推出的《坐标》《破冰》,上海的《我们的选择》,广东的《新路》等等,都颇具特色。而各家地方台的作品更是汗牛充栋。  相似文献   
106.
西汉散文,尤其是西汉的政论散文,在书写内容和话语形态上具有相对独立的特征,为其后的散文开启了写作形态上的规范。讨论西汉政论散文,不可忽视贾山《至言》对于西汉初年以及西汉中期散文的影响。这种影响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论说的内容促动了“过秦”思潮的发展;语言表现手段促进了西汉政论散文写作形态的变革;引事取譬的方式促进了西汉散文用事方法的变化。虽然贾山《至言》的影响力远不如西汉一些重要的散文家大,但其首开范例之功,却不可埋没。  相似文献   
107.
叶哲明 《台州学院学报》2009,31(2):14-18,36
宋元之际文史大家胡三省以毕生精力,完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音注》。胡注倡导古为今用崇尚实学,讨论民为国本为政治之要,强调统治者政治智慧的发挥要与时俱进,提出民主致治的富民、惠民主张,探求历代“盛衰之相因,治乱之相易”,使史实论证和爱国意蕴融于一体,提出一套完整的封建治国思想和理论,为我国政论史学树立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108.
徐燕 《科技风》2012,(6):229
报刊政论语体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密切联系,从报刊政论语体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不同体裁的变化,语体的报道功能和感染功能是最重要交际功能,报刊政论语体有独特的词汇体系,在词汇的使用上也有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11):I0001-I000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为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形象.生动.通俗地宣传科学发展观.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组织江西省广播电视局.江西电视台联合中央电视台拍摄理论专题电视片《沧桑正道——科学发展观纵横谈》。 《沧桑正道》摄制组从2004年11月起.分五路赴全国各地采访,行程数万里.拍摄素材近9000分钟.该片共八集,分别是:《发展新篇》.《以人为本》.《城乡共荣》.《区域协调》、《合力奋进》.《天人相依》、《内外互动》.《和谐中华》。每集25分钟。  相似文献   
110.
张之华 《新闻传播》2004,(12):52-53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笔名明明、孤松、猎夫等,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播种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事业的缔造者,杰出的政论家,报刊宣传活动家。从1913年到1925年,他先后主编、编辑或指导出版的报刊近20种,为二三十家报刊撰写政论、时评、通讯、诗歌等300余篇,百余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