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851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3篇
信息传播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学科重建一直是教育史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几十年来,几代学人殚精竭虑,不断探索,形成了可观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教育史研究的不断发展。尽管如此,教育史学科发展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仍需同仁付出艰苦的努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历来重视教育史学科的发展,此次策划笔谈,开辟专栏,为思想交流提供平台,是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对学科重建问题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推动教育史学科的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32.
33.
34.
中国早期的书院文化与中世纪大学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对各自地区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整个教育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现象。通过对二者的分析比较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在深化高教改革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一、问题的提出自我教育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早在古希腊时代,德尔斐神庙前的石柱上就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神喻"。古今中外的思想  相似文献   
36.
栗洪武教授     
栗洪武,男,汉族,1956年9月生,陕西榆林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教育史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兼任陕西省陶行知思想研究会会长、香港救助儿童基金会大陆项目咨询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  相似文献   
37.
滕大春先生是新中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改革开放时期外国教育史领域公认的领军人物.他自觉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运用到我国外国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中,创造性地对外国教育史的含义、学习外国教育史的意义以及学习和研究外国教育史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并把它用来指导河北大学的外国教育史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了解和把握其在外国教育史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对于建立我国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加快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步伐,丰富和完善我国教育理论宝库,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尹鑫 《山西档案》2023,(4):21-27+34
中国特色档案学高等教育已实现七秩发展,是中国特色档案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档案学“三大体系”研究的进一步开展,需要探讨系统化的中国特色档案学高等教育历史发展道路,从而帮助学界和业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学的学科根基和发展脉络。通过查阅和利用已有文献及档案资料,访谈相关专家,回溯中国特色档案学高等教育七秩发展的基本历程,总结发展经验与发展动力。中国特色档案学高等教育七秩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发轫期、发展期、成型期三个主要时期,主要发展经验和发展动力是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党和国家档案工作中心大局;植根中国档案学文化,讲述中国档案学故事;面向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教育思想、宗旨、思路、观念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9.
分析中国科举文化概念时,不能单纯以文化论文化,而应更多地分析科举制产生的土壤——科举社会,这个科举社会包含着科举人群、科举制度及科举风俗等。科举文化内容可被粗略划分为物质内容与人文意识内容两个部分。科举文化随着科举制及封建社会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既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又表现出与其他封建社会文化相区别的独特特征,如至公性、竞争性、实用性等。  相似文献   
40.
梅贻琦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在长期教育实践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提出关于培养适合国情的高等工学类人才的观点,力主以“通才教育”理论改革工程学科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他的教育主张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