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214篇
科学研究   444篇
各国文化   249篇
体育   174篇
综合类   189篇
文化理论   202篇
信息传播   117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748篇
  2013年   673篇
  2012年   800篇
  2011年   1361篇
  2010年   1498篇
  2009年   1214篇
  2008年   1891篇
  2007年   1724篇
  2006年   1415篇
  2005年   1717篇
  2004年   2105篇
  2003年   664篇
  2002年   483篇
  2001年   511篇
  2000年   552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开栏语】诗歌与散文并举,绘画与文学齐飞。她以温馨的笔调,抒写对生活纯真的爱,生动细腻的文字充满诗情画意,流淌着感人的情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以火一样的激情,天使一般的声音,拥抱生命,歌唱生活!【名家风采】席慕容,女,蒙古族,1943年生于重庆。1959年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教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并从事绘画与文学创作,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多次获多种绘画奖,出版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散文集有《成长的痕迹》、《画出心中的彩虹》等。席慕容多写爱情、…  相似文献   
112.
细细的爱     
临睡前,儿子忽然悄悄地倚靠着我对着我耳语:“妈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一向行事大大咧咧的儿子竟然还有秘密?我有些好奇。“我觉得我们老师很喜欢我吔?儿子一本正经。我转头看他:“是老师对你说的?”“不是,是我自己感觉到的。”他摇头晃脑,好不得意。感觉?有意思!我来了兴致  相似文献   
113.
公文包用了多年,边毛了也舍不得丢掉.直到提带断了,只好整个抛弃。  相似文献   
114.
梁遇春散文的生命意识是矛盾的,作家既希望生命具有火一般的形态:自然、自由、热烈.像流浪汉那样享用生命,又无奈地看到生命理想的坠落——“梦”的残破、“泪”的干涸和“笑”的变形,其生命意识染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15.
《中学教育》2005,(12):59-59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  相似文献   
116.
我想……     
朱灏宇 《学语文》2005,(1):37-37
夏天的窗外总是飘着蝉音,不过今早终于没有听到。有云在,天不是很蓝,只是太阳的light太strong。我想是因为我起得太迟的缘故吧.但这仍旧是置于我在假日破例的早起.不是我的错,老妈今天没喊我。  相似文献   
117.
燃烛听雨     
今夜,竟如此宁静而安详。 实在难得的停电之夜。 我找出搁置已久的蜡烛,划燃一 根火柴,蜡烛在这暗夜里缓缓燃起。 我凝视着燃起的烛光似小精灵般地快 乐地舞蹈着,然后化成轻烟一缕,遁 入夜里,整间屋子便沉浸在半明半暗 之中,弥散出一种诗意的朦胧与温 馨。  相似文献   
118.
16岁,一直是诗人眼里的花季。但是,我知道,我的16岁不是花季,它更像一棵沙漠中的仙人掌.只因为。我那时是个寂寞孤傲的坏少年。  相似文献   
119.
井冈青竹     
当你登上井冈山,去瞻仰圣迹,缅怀先烈时,你会意外地发现:井冈山多青竹,漫山遍野,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20.
一杯沧海     
《招生考试通讯》2006,(9):I0002-I0002
好个“一杯沧海”!这别致的标题,一下子就以量词错位手法吊起了读者的胃口,让人忍不住要看个究竟,这就是精心拟题的妙处。接着,考生开篇作比,即以博喻手法妙论书趣,精警而透辟;承下来,笔锋陡转,切入现实——读书者日见其少,巧妙地暗合了要求中的“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真真妙合无痕,还让人于其顿挫之笔下、精美的引用中、整饬的结构内、新奇的比喻里领略到该考生的真知灼见——“学会了读书才能学会生活”。最后仍以博喻收尾,既呼应了开头、深化了主旨,又使得全文圆融自然、浑然一体。[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