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136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76篇
体育   124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6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爱上《三毛文集》,只因三毛的坚持,只为梦想的实现。一、初读依稀记得,在我小学四年级时,爸爸房间里的大书柜引起了我无穷的兴趣。我颤巍巍地踩在凳上踮起脚尖,张望着书柜里透着清香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72.
孝亲思想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孝经》、《丰L记》等儒家经典著作当中。儒家尊亲重孝。“孝”不仅是指孝顺父母,还包括敬爱兄长,并且扩大到行孝于天下,爱天下之众人,达到儒家“仁”的境界。这些孝亲思想在S.5588残卷也普遍有所反映。佛教为赢得信徒与减少传教阻力积极调和儒释之争,主动吸纳儒家孝亲思想,再加上敦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地区的佛教俗文学中存在大量的孝亲思想,这对佛教的中国化进程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74.
神奇的敦煌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会点。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荒原,北靠嶙岣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阴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  相似文献   
75.
清初通江三李诗文集称呼颇异,但正式名称则应为《雪鸿堂文集》。此名为李蕃之父所创,后被李蕃袭用,再后来李钟璧、李忠峨兄弟循李蕃遗愿,作为了李氏家乘的名称。文集之名缘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意在体现该家族虽非显赫之族,但其成员却都通过努力而留下了自己的历史印迹。该文集历经多次刊刻后,在康熙五十八年功成付梓,形成了三集二十四卷的格局。这对于三李诗文及思想的保存,其功甚大。  相似文献   
76.
分析敦煌文化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敦煌文化旅游资源、敦煌文化旅游设施、敦煌文化旅游纪念品、敦煌文化旅游活动与服务。  相似文献   
77.
南宋刻本《音注韩文公文集》未撰编刻者姓名,张允亮、傅增湘判定其为祝充校注本。今检此书注文得知,此书应为一不尽出注家名氏之集注本。  相似文献   
78.
语言学界习惯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敦煌文献大多是晚唐五代这个界标前后的产物,在汉语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以收录敦煌禅籍为主的《大正藏》之第八十五卷,一方面给佛经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另一方面,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也是研究当时词汇的很好材料。论文就新近校读中遇到的一些词语作了简要考释。  相似文献   
79.
【导入】 师:有一种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众多贪婪的目光;有一种化,命途多舛,只用短短的10年,就成了中国人永久的痛……这,就是敦煌化。为什么敦煌化会成为我们永久的痛?今天,让我们一起踏上《化苦旅》,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散《道士塔》去寻找答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0.
本文整理了敦煌遗书中的汉文和古藏文《六门陀罗尼经》。对全部文献梳理后发现,现存敦煌遗书中此经有两个汉译本。其中,汉文甲本为玄奘译本,与传世本内容一致;乙本译者不详,是根据藏译本译出,与玄奘本出入较大。而敦煌遗书中的古藏文《六门陀罗尼经》亦存两个版本,通过与现行的德格版《西藏大藏经》比较,现行德格本可能是在这两个版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也就是说,敦煌本《六门陀罗尼经》中的汉译本存在传世本没有收录的新版本,古藏文的两个版本亦与传世本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