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05篇
科学研究   7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何玲 《江苏高教》1996,(5):80-82
文化冲突与中美高校教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何玲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又都深藏着并从多方面显示着自己的民族特征。这种民族特征构成的文化差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互相审视的标准和理解。可以说文化既统一了人类,又分割了人类。文化范...  相似文献   
72.
《阿凡达》是超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通过现代多维空间场景转换技术,展现了主人公杰克在两种不同社会文化冲突中不断挣扎和自我反省,最终重新确立自己身份的过程,揭示了民族中心主义是文化对立的根源,人类只有正确对待民族中心主义,树立跨文化意识,抛开固有偏见,平等对待"他文化",才能在全球化语境下实现多元文化共存。  相似文献   
73.
《图雅的婚事》采用了蒙汉文化融合下的影音语言,植入了现代化的元素,作为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电影,《图雅的婚事》真实地表达了在当代文明、现代化的冲击下,图雅及家人处在选择及被选择的境地。  相似文献   
74.
合并型多校区大学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合并近20年来的实践表明,多校区大学合并的过程本质上是不同文化相互冲突和融合的过程。本文在分析了合并高校历史文化、学科文化、技术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不同层面冲突的基础,提出了在观念、领导、战略、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创新,以顺利实现多校区大学的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75.
《黛茜·米勒》刻画了一位年轻貌美、单纯热情的美国女子到欧洲大陆旅行,不顾欧洲世俗价值观,结识大批绅士,遭到欧洲传统文化势力诽谤,最后死于罗马热。事实上,黛茜是欧美两种文化冲突的牺牲品。本文旨在从文化冲突视角探讨詹姆斯在小说中展现的"国际主题"。  相似文献   
76.
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小说《幸运的吉姆》当中主要人物之间对话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阐明了他们对合作原则的遵守与违反。从而从另一个层面来揭示本小说所体现的时代文化冲突和作者本人的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77.
现行的英语教材、教参和教学大纲是以汉语言文化为基本依据的,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起来举步维艰。虽然为每个民族编写英语教材并不现实,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乡土教参开发、语言环境建设、文化适应教育等低成本的文化调适策略和双语师资培养、教研团队建设等措施,迅速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激烈的文化冲突现状。  相似文献   
78.
摘要:文化冲突是诱发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深层原因。在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冲突方面,表现为师生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和行为方式上的冲突;在学术文化与管理文化冲突方面,表现为平等型学术文化与等级型管理文化冲突、自由型学术文化与控制型管理文化冲突、包容型学术文化与统一型管理文化冲突、自律型学术文化与它控型管理文化冲突等;在大学合并升级过程中表现出不同校区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升级后两种新旧教育层级之间的文化冲突等。  相似文献   
79.
十九世纪,中国进步文人经受中西文化冲突时心理与行为上的调整和改变推动了西学翻译的进程,王韬"事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落魄文人的矛盾与无奈。了解到西方文明的发达水平,王韬等当时颇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审视传统观念,摒弃陈规旧矩以吸收新养分,掀起了西学东渐、英书汉译的热潮,在中国翻译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0.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规模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进行跨文化管理,其目的在于促进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有序运行,进一步推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从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分析,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权利距离、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阳刚气质和阴柔气质、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文化冲突。鉴于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面临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构建了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跨文化融合模型,从冲突管理、文化适应、文化整合、文化创新等维度,提出促进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跨文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