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3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教育   18812篇
科学研究   942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65篇
综合类   301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1556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587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571篇
  2020年   623篇
  2019年   570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566篇
  2016年   718篇
  2015年   1151篇
  2014年   2536篇
  2013年   1749篇
  2012年   1885篇
  2011年   2148篇
  2010年   1622篇
  2009年   1420篇
  2008年   1595篇
  2007年   1022篇
  2006年   661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早期的电视讲坛节目大都将受众定位为高端人群,欲以质取胜。实践证明,这种策略只能导致曲高和寡。在此背景下,《百家讲坛》开始变脸,将学术讲座演绎成“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观众”都能听懂的文化俗讲。这种面向大众的传播转型,不仅使受众增加,而且对讲坛类节目的文本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2.
刘平  杨祎 《新闻界》2006,(6):59-60
素有“中国广告界的哈佛案例”美誉的台湾中兴百货公司广告,被视为华文广告的经典作品。“在台湾百货业的广告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家百货公司和广告公司合作长达12年以上.也从来没有一家百货公司的广告.可以年年获奖,还有文学讨论的空间。”中必百货广告“跳脱传统的叙事手法,超越告知流行讯息的范畴.时尚不再限于服装和名牌,而是生活态度的表征.同时也是生活的美学形式”。  相似文献   
53.
“本报讯”或“某通讯社某地某时电”分别称为“讯头”、“电头”,统称“消息头”,是任何新闻消息的起头第一笔,是消息这种新闻文体的标识,是新闻消息的外在特征。本文探讨新闻大课题中一个具牵动效应但极易被忽略的课题——新闻文本写作中.消息头的处理艺术及革新问题。  相似文献   
54.
XML文档自动聚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潘有能 《情报学报》2006,25(2):215-220
本文在文本聚类的基础上对XML文档自动聚类进行了研究,对划分聚类法和层次聚类法进行了改进,使之适合于XML文档聚类;给出了元素比较法、边集比较法和编辑距离法等三种计算文档间相似度的方法,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55.
耿新青  王正欧 《情报学报》2006,25(3):296-300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竞争神经网络聚类模型NFCNNC,并将其应用到文本聚类中。NFCNNC将模糊中心聚类(FCC)算法得到的模糊聚类中心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权值,通过比较隶属度值得到获胜神经元。网络中仅两个神经元同时调节权值。隶属度值最大的神经元以较大的学习率调整权值,隶属度次大的神经元以较小的学习率调整权值,其他神经元权值不变。按照FCC算法调整模糊聚类中心向量值(即权值)和神经元的隶属度,当网络稳定时,即可确定聚类数。与传统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本文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聚类精度高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算法需预先指定聚类数的局限性。通过对文本聚类的实验验证,本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在海量信息中检索时,与用户查询相关的信息常常被漏掉,而与查询无关的信息———信息垃圾,却大量地出现在检索结果中。改进文本信息检索系统的质量,提高检索效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能够影响检索效力的一个易被忽略的因素———修饰语,研究其在文本信息检索中的作用。为此,构建了修正的向量空间模型(Modified Vector Space Model,MVSM),并以英文文本进行试验,进而说明修饰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的应用进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树良  冷伏海 《情报学报》2006,25(6):700-712
本文在对共词分析、共引分析理论、Swanson理论以及文本挖掘理论应用进展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分别基于上述理论的基于相关文献发现、基于非相关文献发现和基于全文献发现统一整合于“基于文献知识发现”之下,构建起完整的基于文献知识发现的方法与应用研究体系,同时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英雄”、“我最威风”成了湖南卫视2006年的一大特色。这种“英雄化”效应经过《谁是英雄》系列节目的一路推广.终于在2006年的“吉列威锋英雄会”上达到了一个高潮。《谁是英雄》缘何能异军突起,制造出新一轮的草根狂欢?笔者试从机构.文本与受众三个方面来进行剖析.力图阐释该电视文本流行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59.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普及,信息资源在全世界交流和共享正在变成现实。而那种单一的、以印刷型献为主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只能把工作内容局限在本式的传统方式上,其服务面窄,服务方式被动,服务工作长期停留在借借还还上,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读对海量信息的快速检索与利用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应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资源,以用定藏,共建共享,使服务工作呈现出开放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60.
人类文化的进步是以"三大发现"为标志的,第一次是"作家的发现",它以发挥作家的主体创造性为基础,将文化的创造带入完全自觉的时代,在各抒己见、各逞异彩的竞相角逐中,文化成果极大地丰富起来,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也是"人的发现"所带来的硕果之一:第二次是"读者的发现",它使人们认识到读者在文化接受中的主体创造作用,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前理解"去填补"空白",或重新解释"文本",更可以通过"期待视野"去左右创作者的创作,这就将文化创造活动从"文本"的束缚和少数"精英"的垄断中解脱出来,从而成为流动于创造与接受过程中的"活文化":第三次则是"编辑的发现",亦即编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创造价值的确立,这一"发现"是近十几年才有的事,但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