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405篇
科学研究   11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5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834篇
  2013年   669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780篇
  2010年   651篇
  2009年   540篇
  2008年   633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管饱之交 管仲夷吾①者,颍上②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④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相似文献   
82.
颜世娟 《考试周刊》2014,(18):27-28
在高三文言文复习阶段,课堂的应试性得到了极致的体现。但是,一味讲究解题技巧,机械地进行强化训练,不但不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而且违背教育的本质。在高考的现实面前,高三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营造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氛围,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3.
一.实词“所”的用法举例 (一)“所”作名词,在初中有如下几种解释: 1.“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如:  相似文献   
84.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虽然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节选了很多经典的文章,但注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文章选取其中三则,结合语境对“茫然”、“濡缕”、“迁灭”进行了辨疑和补注.  相似文献   
85.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而要知史,首先得学会古汉语。所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承担的责任举足轻重,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的重要性,还要交给他们一把学习古代文学的钥匙。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是一个难题,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所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加强对文言文的教学,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随着文言翻译分值的增加,文言翻译越来越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但要想提高文言翻译的得分率,首先的一条是字字落实,也即直译,而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难点,因为在试卷上须定要遇到一些平日没有接触过的字词,这时据文释文不失是一条途径。所谓据文释文,就是利用一定的语言环境来翻译词义,什么是语言环境呢?就是指一个词所在的句子及上下文(领句、全篇),乃整部  相似文献   
87.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材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如何改变"文言无味无用论"的现状,学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教师主要以《非攻(节选)》一文初步探析"素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尝试与实践。  相似文献   
88.
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感、丰富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载体,要注重文言文的诵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教给学生文言断句的方法,以读促学,让学生积累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通过探究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89.
千百年淘洗而流传,定是诗文极品。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正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想要获取这些财富,首先就要读懂。读懂的基础就是基本的字词句。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的目的不仅是要读透这个文本,更是要从浩瀚的文言大海中自由汲取。这也就是"学课内,为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就是工具性的具体含义吧。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文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蕴含了广博的精神涵养,如果离开了文言语体,精神的一切也随之消失。可见,"为言"是基础,"为文"是高度。只有"言文兼顾,突出基础"才是中学文言教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90.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由于“复合距离”(文本作者和学生的距离、文本和学生的距离、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较远,就使得课堂枯燥沉闷,呆板无趣。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文言文教学的效率也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