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秋山 《河南教育》2014,(11):100-101
<正>日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教师书画作品展在该院图书馆五楼展厅举办。20多位教师的100多幅书画作品,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观赏。观赏这些教师书画作品,眼前为之一亮。就内容而言,书为伟人、名人诗词文赋,名句箴言;画则苍松翠柏、茂林修竹;其形式多样,或中堂、扇面、条幅、楹联……作品或笔力遒劲、直抒胸臆,或婉约秀美、含蓄蕴藉,代表了该院教师书画作品的创作水平。学院在中国书协会员、院党委书记杨海  相似文献   
72.
什么是吟诵     
李白诗云:“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诗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吟诗,是古代文人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人人都会的事情。诗词文赋,从来就不是朗诵的,而是吟诵的。所谓吟咏诗词,诵读文赋,吟诵,就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按照诗文内在的格律或节奏来吟诵,而这一点,正是西方传来的朗诵法所忽略的。吟咏和诵读的区别,在于吟咏多有曲调,而诵读多无曲调。  相似文献   
73.
关于宋玉文赋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宋玉的作品出发,结合宋玉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其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我们认为可将宋玉作品的主旨概括为“娱君说”,即宋玉作品的创作动机是为了娱悦君主。宋玉赋作多体现出诙谐幽默的娱乐性与游戏性,以娱乐君主为创作动机成为宋玉赋作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74.
《神思》是刘勰《文心雕龙》"剖情析采"之创作论中的第一篇,第一次就"神思"问题立专篇作了深度的理论阐析,是专门论述文学创作中艺术构思的著名论文。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关于艺术构思的论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陆机的《文赋》,其承继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这些理论较之《文赋》却又更为细致深入,无疑也是对《文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5.
文赋》中倡导的传统审美诉求,在历史进程中可以作为价值的尺度不断衡量,而当下的时代语境应赋予其时代的烙印.最终得以开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相似文献   
76.
陆机的《文赋》是文论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篇章,由于诞生在老庄之学风气大盛的时代,《文赋》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了作者论述文学创作时的准备、目的、情境、思想和灵感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7.
陆机的《文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问题的重要文章。《文赋》中关于五种"文病"的论述,从客观上体现了陆机在文学创作上的美学理想——即文学创作要做到"应、和、悲、雅、艳",五美俱全,才是理想之作。本文从五美中"悲"的三层含义入手进行分析,探寻其对于前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8.
历来对文赋的肇始是有争议的,无论是汉代的散体赋,还是唐始的新文赋,实际都可称为文体赋。但从句式、音韵、叙事方式、抒情色调之浓淡等方面看,二代所表现的赋风又是有所差异的。仅以司马相如《子虚》、《上林》、"四杰"中卢照邻《对蜀父老问》、骆宾王《钓矶应诘文》等篇来看,即可窥蠡两代盛世之不同世俗人情和作家个性之特点。  相似文献   
79.
话题作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你扣住话题写作,不论是描述过程、发表议论,还是表达感悟都是可以的。陆机在《文赋》中说“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即人的心神可以到达极远处、极高处。这句话在文学创作中即指进行艺术构思,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驰骋无边。话题作文就有这样的特点,话题作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写作空间,虽然我们的生活经历、成长阅历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0.
想象推动如潮如涌的澎湃诗情。 西晋陆机在《文赋》中谈到艺术想象时写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形象地描述了艺术想象的过程、状态和作用。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