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姜华忠 《中学文科》2008,(5):136-137
2008年江苏省《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选修历史科目的考生在加试内容中必须“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古文断句题,6分”。对于江苏的考生来说,在高考中出现这种题型还是第一次。要能准确断句,我认为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2.
断句妙趣     
断句,前人称之为顿读,乃是运用读法之技巧,妙解文句之含意。断句不同,文意大变,别有情趣。 断句字帖古时,小孩习字有统一的字帖:“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这样排法,主要是取笔画少的字在前,以便循序渐进地学好书法,内容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23.
断句诗,就是将原诗重新标点、断句,改变原诗结构,易一点而令全诗传神,使断句后的诗文骤出新意。杜牧的千古绝唱《清明》,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人将其断句,结果,七言诗变成了这样一首面貌全新的词: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广东、福建、浙江、辽宁、江苏、重庆、北京等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文言断句题。命题主要采用两种考查方式:一是为文言阅读语段中的句子断句,如2008年重庆卷第11小题,广东卷第9小题;二是在文言阅读语段之外,专设文言语段,考查断句,如2008年北京卷第11小题,浙江卷第15小题,江苏卷第21小题。考生普遍反映断句题分数难拿,甚而至于看到断句题茫然不知所措。那么,文言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下面我想就这类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5.
古文断句标点是学习古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高考的传统题型,特别是近几年更受命题者青睐,相信2008年高考,古文断句标点会再度成为考查的热点。在这里笔者根据古文的特点就古文断句的技巧作一些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26.
张清 《广东教育》2008,(11):36-37
【原题解析】 2008年高考广东卷文言文考查选用了《晋书·周访传》,设题风格与2007年基本一致。其中第九题仍为“断句和翻译”的组合题。重点考查的还是对文意的精确解读。断句题分值进行了微调,在2007年单题赋分3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分,增加了此部分考查的权重,预计2009年将会继续考查断句这一考点,建议备考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7.
黄崇宁 《现代语文》2008,(3):123-123
从2004年开始,断句题型在北京、辽宁、广东、福建、浙江的高考卷中相继出现,且有被更多省市采用的趋势。下面结合2006年和2007年高考题例,对文言文断句试作解说。  相似文献   
28.
王冬梅 《现代语文》2006,(5):119-121
在校读<国语>过程中,我们发现各家在断句上存在一些差异.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国语>的十三种版本(有两种是选本),就其中的九处断句有歧异的地方从多种角度比较同异,进行辨正,试图得出比较公允的意见,有益于对<国语>文本本身的解读.  相似文献   
29.
《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即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的说法。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说:“句读之不通,而欲从事于九丘之书,真可谓千载笑端矣。”这说明在古代往往从断句的准确程度,来看一个人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现代人对文言文断句也非常青睐,这从高考题中可见一斑。2004年北京卷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即给出一段文言文语段,从中选出5个句子要求考生断句,共5分)。2005年北京春招卷、北京卷、辽宁卷都出现了这种题型。2006年北京卷、辽宁卷、福建卷和广东卷也分别出现了文…  相似文献   
30.
唐诗繁荣,绝句为最。绝句一名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其起源是由于音乐的分段。本质含义为断句。绝句主要的美学特征是:短小灵活,易读易诵;自然明净而又情韵深长。绝句的章法体现了“起承转合”的特点,它反映了曲折变化的美学要求;具体到每首诗,其章法结构又千姿百态。总结其规律对鉴赏和创作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