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6933篇
科学研究   1353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238篇
综合类   367篇
文化理论   191篇
信息传播   460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831篇
  2013年   814篇
  2012年   1205篇
  2011年   1379篇
  2010年   1282篇
  2009年   1543篇
  2008年   1237篇
  2007年   853篇
  2006年   660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71.
新闻策划如同一个精灵,近10年来一直困扰着理论家和实践者,导致了新闻学界纷纷扰扰的论争。经过见仁见智的辩论,也没能达成多少共识,大凡谈论者往往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言说,因而新闻策划的内涵与外延多有悬殊。笔者对新闻策划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略有关注,现将几点思考形成小文,不成熟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72.
面对灾难,中国树立了一个危机传播的典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建国以来遭遇的罕见的突发性大型公共危机事件。这次大地震造成的损失之大,人员伤亡之多,也是建国以来罕见的。另一方面,面对这次大地震,境内外媒体传播速度之快、透明度之高、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的危机传播史上同样是罕  相似文献   
73.
本书通过对金融故事的生动讲解和专业解读,首次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从"次贷危机"到"次债危机"产生和蔓延的过程,探索了危机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成因,让读者在把握次贷、次债、衍生产品等金融脉络的同时,了解危机背后的秘密,感受经济的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74.
三鹿奶粉事件被揭开,毒奶粉给中国老百姓健康、中国食品业及“中国制造“带来的危害绝不亚于疯牛病对英国的重创,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如何吸取这次危机事件报道中的教训,是新闻媒体应当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5.
本文作者王君仪是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研究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她就跟随新闻媒体报道组先后奔赴汶川、绵阳、北川等地采访,历时一个月。采访结束后,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与自己的所学所思结合起来,加以剖析。王君仪的这一行动,折射出当代新闻学子身上很多可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76.
与很多不懂新闻不懂媒体却又牛哄哄的部长比起来,叶皓才是真的"牛"! 先不说部长,先说说时评人. 凤凰卫视6月7日的<一虎一席谈>,请知名时评人郭松民与人称"范跑跑"的范美忠辩论.  相似文献   
77.
从本质上说.媒介只有满足受众的某种需要,才能获得存在的价值。因而,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在新闻学界还是业界,媒体须服务受众,都已成为共识。媒体服务的内容与方式十分丰富,而为受众排忧解难,是党报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重要传统和鲜明特点。它关照受众,惠及受众,是媒体为受众提供的一种具有人本意义的服务。  相似文献   
78.
1962年,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森写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后来被称为是人类环境危机的第一声警报。但在当年,这本书却遭到很多抨击和嘲弄。春天没有鸟鸣又如何呢?随着时光的流失,美  相似文献   
79.
封面链接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08/11-12信息超载时代的媒体这是一个信息超载时代,新闻几乎成了空气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如潮水般覆盖人们的生活。美联社对全球年轻人新闻消费习惯的调查发现,年轻人虽渴求有深度的资讯.但容易因周遭信息量过多而产生新闻疲劳感,最终无法找到想要的信息。另一项调查显示,尽管新闻信息量不断增加,但由于过于琐碎、重复、缺乏背景,美国公众并不能比以往获得更多资讯。那些被动接收者甚至因此更加闭塞。  相似文献   
80.
行业报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繁荣,90年代中期行业报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报群;此后,行业报就危机不断:部委的变迁、行业的转型、报业的整顿,几乎每一次事关行业报的变革与调整都激发出有关行业报的生存、行业报如何发展、行业报将走向何方的争论。行业报改革与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在争论与探讨中变得逐渐清晰起来。定位:细分与反细分很多行业报操作者在阐述行业报的独特地位时,总喜欢提及并强调行业报的专业性,都比较重视行业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