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656篇
  免费   933篇
  国内免费   2552篇
教育   316996篇
科学研究   35472篇
各国文化   371篇
体育   14685篇
综合类   10786篇
文化理论   1708篇
信息传播   28123篇
  2024年   2181篇
  2023年   8011篇
  2022年   5394篇
  2021年   9371篇
  2020年   10432篇
  2019年   11850篇
  2018年   5691篇
  2017年   10379篇
  2016年   12766篇
  2015年   17005篇
  2014年   33566篇
  2013年   29617篇
  2012年   31725篇
  2011年   33066篇
  2010年   26926篇
  2009年   24870篇
  2008年   28507篇
  2007年   21238篇
  2006年   14941篇
  2005年   15044篇
  2004年   13322篇
  2003年   11938篇
  2002年   10757篇
  2001年   7256篇
  2000年   5732篇
  1999年   1656篇
  1998年   1139篇
  1997年   853篇
  1996年   605篇
  1995年   521篇
  1994年   452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218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8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学习活动是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基本途径。单元学习活动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经历。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要遵循活动性、主动性、体验性和整体性原则。同时,学习活动要在学生学习最薄弱处设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单元学习活动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探索实践中获得新知、习得方法、发展能力、提升文化修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2.
《考试周刊》2021,(31):105-106
当今人人日常生活中都有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从出生伊始就是开始接触信息技术产品,这对后来学习信息技术学科颇有优势,但是信息技术课堂的管理也存在问题。文章对信息技术课堂一些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同时尝试找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3.
开展信息化、智慧化预警工作是实现全面精准育人的重要途径,而预警应用平台无疑是预警工作的有力工具和实践载体,其设计方案应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习预警信息化愿景的达成度。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学习预警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工作流程设计、平台框架设计和平台建设方法等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平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的应用扩展了预警范围、提升了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干预更为灵活、个性化,可为当前高职院校学习危机的实践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4.
45.
一、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澳大利亚汽车产业发展和衰退的真实案例为情境,设置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74年、1988年、2016年、2017年几个时间节点澳大利亚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往年人文地理试题情境以时间为主线的设置方式一致,突出了澳大利亚汽车产业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变化,引导考生关注不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由于时代的发展,教师事业必须有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效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文章主要对小学阅读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各位语文教育者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47.
48.
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小学阶段的教育包括语文教育正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和优化,期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培养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9.
50.
奇趣大自然     
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生命与环境相互影响,让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生机勃勃。要认识生命世界,该从哪里起步?如何解读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呢?本文将生命科学中的“生物与环境”主题与地理学科中的“天气与气候”“中国地理”主题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