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243篇
科学研究   273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433篇
文化理论   50篇
信息传播   80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814篇
  2013年   804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889篇
  2010年   878篇
  2009年   869篇
  2008年   822篇
  2007年   747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学段(1~2年级)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相似文献   
52.
方言词本字隐晦难考,许多闽南方言古语词在辞书中常不得其字。如“飵”、“嫷”、“谲”、“皁”、“揞”、“幐”、“恬”等七个词的本字便常被误用,而这七个词在扬雄的《方言》中均有记载。利用《方言》对这些词进行考辨,求其本字,往往可以发现一些词语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53.
朗读,是语言训练的基本形式和手段,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它能够培养语言的感受力,提高语言的理解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表述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54.
课型:欣赏课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欣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选自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具有浓郁的西北音乐风格特点:高亢、嘹亮、旋律起伏较大、纯朴、热情,体现了西北人民的豪爽、粗犷,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活充满希望,也体现出西北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但不同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及文化背景,又使它们呈现出风格迥异的音乐特点:《上去高  相似文献   
55.
他,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大大的国字脸上,恰到好处地摆放着两只眯起来像道门缝的小眼睛,一个"猪胆鼻",还有一张标志性的大嘴,头上的浓密短发像刚被收割过的庄稼,齐刷刷的。  相似文献   
56.
许华 《广西教育》2014,(11):113-114
从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讨论吉林方言语词的构词特点。  相似文献   
57.
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个新加坡孩子。当他得知我是教师时,没有丝毫胆怯。他的普通话说得不太流利,但思路非常清晰。  相似文献   
58.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在与列强交涉过程中,语言成为了最大的障碍.于是要求开办语言学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各类外国语学校应运而生.以南北最具代表性的京师同文馆和上海广方言馆为例.从两馆的基本概况、教学特点、南北学校的差异以及影响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旨在探明作为近代外语教育开端的同文馆和广方言馆的外语...  相似文献   
59.
李文浩(2009)提出,淮阴方言的反复问句采用动词或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这一重叠式主要是由于否定词直接省略或者脱落而成,否定词前后的音节在读音上未受影响。如果提问部分是单音节,直接重叠该音节;如果提问部分是多音节,则只重叠第一个音节。该文从反复问  相似文献   
60.
长江中游部分江淮官话和赣语中存在着三身代词的复数标记与指代词声韵母甚至声调都相同的现象。这类复数标记人们大多认为有音无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