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563篇
科学研究   106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264篇
文化理论   37篇
信息传播   58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颇多,针对这些问题试图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及建议.旨在促进现代英语教学中学生听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2.
鄂东北方言关于父母的称谓尤其是关于母亲的称谓是艰复杂的。本文介绍了各种称谓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对主要称谓诈了辛证,认为鄂东北方言中此赛称谓很有特色:古夸称谓并存而以保存古“楚人”、“江东”等的称谓为突出特点,纷繁的称谓有着与明代以前的行政区划基本一致的使用地域的差异、使用者年龄的差异,面称引称兼用与只诈引称的差异以及构成要素的文白读差异。  相似文献   
93.
鄂东南方言处于官话、赣语和湘语三大方言交换地带,方言呈现出边缘地带与过渡地带特色.常用的语气词"啊"不仅可以用在句尾、句中,也可以用在句首,通过与其前后成分的重音配合使用,既可以表示功能语气又能强化意志语气."啊"作为鄂东南地区的句首语气词应是古汉语的流传,是叹词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向后面语句靠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
昌宁方言词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友昌 《云南电大学报》2011,13(4):41-46,50
昌宁方言基本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有很高的一致性,大部分词与普通话词形、词义完全相同,仅读音略有差别的词,其余的词可分为词形与普通话不同或部分相同,词义与普通话词形成一对一的整齐对应关系和词形和普通话相同,词义不同或只部份相同,也不能形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的两类,加上保留较多的古词语、融进了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的词语、合音词丰富等特点,共同构成了昌宁方言的词汇特色。  相似文献   
95.
长子方言是晋东南方言中的一个小分支,它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圪"音字的使用。"圪"字,入声音,不能单独使用,多数没有意义,只起表音作用。"圪"作为表音字头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相似文献   
96.
平平,一个已满四周岁的女孩。父亲腿脚残疾,长期在上海打工维持生活;母亲患有精神病,一直在娘家居住;奶奶早已过世,只剩下七十多岁的爷爷与她相依为命。九月份,平平入园了。一连几天来园时,平平都是大声尖叫着抓住爷爷不放,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她的手掰开,并把她抱在怀里。平平抬起满是眼泪和鼻涕的小脸,嘴里不停地用方言喊着要爷爷。好几天过去了,班上其他幼儿已陆续由最初的哭闹转为  相似文献   
97.
黄俊萍 《文教资料》2011,(24):42-43
本文通过对《儿子与情人》中使用的文学方言的语言学特征的描述,分析了作品中文学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并揭示了运用方言在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及受教育程度、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心理变化方面的功用。  相似文献   
98.
周卓 《文教资料》2011,(12):35-36
在湘方言中,有"满叔"、"满姑"、"满崽"、"满女"、"满哥"、"满爹"等词汇,是对排行最小的叔叔、姑姑、儿子、女儿、哥哥、爷爷的一种称呼。这些词汇在一些报纸和文学作品中也已经出现。作者认为这里的[man]^42写作"满"字是不正确的,应为"晚"字。  相似文献   
99.
谢迪 《文教资料》2011,(20):20-21
东北方言中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啦吧唧",这是东北方言中最具特色的语言现象之一。"×啦吧唧"在东北方言中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可以产生很多由"×啦吧唧"构成的词。本文以这些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语法特征、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00.
莒县方言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丰富多彩、颇具特色的词缀“子”的形式。本文通过对带有“子”的词汇的分类和浅析,透视莒县词汇甚至方言的特点。文章对其主要分八类:身体部位+“子”:动物名称+“子”;物品,子”;食物+“子”;一……+“子”;一些特殊的说法;动词+“子”;词+中缀+“子”。结合语义三角关系对其进行语义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莒县方言,也有利于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甚至是思维习惯.从而了解莒县方言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