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5915篇
科学研究   382篇
各国文化   48篇
体育   200篇
综合类   410篇
文化理论   73篇
信息传播   1162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618篇
  2012年   680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毛泽东与邓小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领导人,两人的长期合作基础奠定于中央苏区时期。本文主要论述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与邓小平以务实的精神,在中国革命的认识和实践上对中国革命的诸多问题达到了认同,也建立了真诚的同志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对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影响巨大,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82.
西江苗寨的文化认同,源于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贵州西江苗寨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认同角度入手,通过分析西江苗寨旅游发展中文化认同的变迁及其驱动因素,提出促进其文化产业平衡发展、重构文化生境、构建文化终极关怀、民族文化治理和促进奖励激励等有效的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3.
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新闻言论生态.前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是神圣的,言论便是“报纸上的宝塔尖”;互联网时代,网络是工具、载体,新闻言论无处不在,人们相信围观可以改变世界;“互联网+”时代,媒介即生活,新闻言论的分享价值决定着一切,人们在分享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由此建构着这个时代独有的言论生态.  相似文献   
84.
《羽蛇》是典型的女性主义的文本,在作品中活跃着丰富的女性群体形象。由于时代的因素和个体差异,导致了他们在男权社会的既定秩序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把作品中的女性分成三类来考察:男权社会的自觉认同者;痛苦挣扎在夹缝中的一类人;“新新人类”。揭示徐小斌在现阶段对于女性本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85.
数字化时代到来,新媒体如何改变了现代社会传播格局?移动互联技术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怎样的冲击和影响,而传统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将如何应对,发挥引导作用?在移动互联的自媒体获得更多首发权和话题设置权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又如何争夺意见建构权,引领社会公众在分化的社会利益中求得底线共识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86.
李莎 《青年记者》2016,(20):34-35
情感是存在于人类身体系统中的一种本能行为,以其特定的方式影响着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类的独特特征之一就是在形成社会纽带和建构复杂社会结构时对情感的依赖”.①然而,新媒体的崛起,多种情感因素交织于网络空间,网民的情感认同呈现出多元与分裂状态,为人类营造情感的栖息地、提供情感的认同空间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在新媒体的强劲冲击下,曾经一度辉煌的报业出现"断崖式"下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纸媒如何赢得生存空间、逐步走出低谷?笔者以为,广大读者是消费者,而报业则是供给方。纸媒面临的困境,除了外部环境的变化、新竞争对手的出现外,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如同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一样,纸媒也要加强供给侧改革,尽力做优供给侧,把更优质、更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同。  相似文献   
88.
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裔”作家是以“异乡人”姿态面对城市的,他们一度因认同启蒙现代性而挣扎进城,并渴望被城市现代性同化;但在逐渐感受现代性之后,又猛然惊醒于归属传统文化的自我身份正在丧失,寻求传统的归乡行为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89.
宋杨 《辽宁教育》2005,(11):13-14
青少年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期。其间,人的自我意识从分化、矛盾走向统一,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自我形象。而青少年在进行自我辨析的过程中,会经受一系列的矛盾、冲突、迷惘和苦恼,从而产生不少心理问题。因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解决自我认同、自我确立的  相似文献   
90.
张举文 《体育师友》2016,(4):266-267
主持人语:作为美国民俗学界最具代表性的学刊,《美国民俗学刊》在1888年创刊时界定了学科的研究领域,其中没有包括亚裔民俗。直到2015年,才发表了特刊(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Vol.128(510)),首次集中界定和讨论亚裔民俗。这不只是学科内部的一个变化,也反映了整个思想界和学术界(当然也包括民俗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对"少数族群"、"少数民族"、"人种"、"民族",特别是"种族或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