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明代国人对先进兵器的需求,有了事关国运家运的迫切性。外来火器,在明末辽沈战场上发挥了举国震惊的威力,也受到具体操作者素质、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清代通俗小说的描写却依旧承袭道教和民间秘密宗教中的法术,叙事偏重在以辉煌的结局强调宝物的威力,缺少一种战争工具本身的技术性展示。小农经济下的平民心理,考虑的依旧是眼前易于操作,并不真正关注具体操作过程和操作者素质,把事情简单化和理想化了。同时,将宝贝兵器视为百试不爽的万能法宝,也极为形象地状写出人们受到时代、观念积习的限制,在先进兵器期盼方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2.
学术界普遍注意到了自然灾害与明朝灭亡的关系,然对与女真族兴起的关系却关注不够。事实上,明末东北地区自然灾害频仍,促使女真族内部相互攻掠,建州女真乘机兴起。灾荒也成为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因素之一;政策失误与自然灾害交互作用,亦使进入辽东的后金陷入困境。皇太极统治时期灾害不断,他除了调整政策、发挥八旗的作用、逼迫朝鲜提供经济支持,便是大规模掠夺明朝,既削弱了对方,也有助于渐渡危困。但无论明朝灭亡抑或女真族兴起,自然灾害的作用皆视乎王朝政治与人类社会基本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53.
明末白话短篇小说在创作过程中,讲究构思的精巧与整体的和谐之美。《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该作品不但具有规范完整的基本模式,而且在文本创作过程中很注重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及人物活动场景之间关系的处理,巧妙地运用了以虚代实、虚实相间的创作手法,真正体现了和谐的建构之美。  相似文献   
54.
黄道周(1585-1646),福建漳浦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人,字幼玄,号石斋,明末著名学者、书画家,明末杰出的爱国民族英雄。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  相似文献   
55.
方石 《档案天地》2012,(1):60-62
河北省邢台县.始建于秦代.《邢台县志卷一·沿革》这部文献里记载:“始皇三十六年置属钜鹿郡。”那时.才开始称信都县,后来.又更名为“襄国县”。到了隋朝.改称“龙岗县”。宋宣和二年,也就是1120年.则称“邢台县”。沿用至今。据不完全统计.邢台县自唐至民国二十六年.即公元618年一1937年这1319年间.  相似文献   
56.
明末历局的开设及其组织编译《崇祯历书》和引进西方天文仪器,使中国的天文学走上了与世界天文学共同发展的道路。西方传教士也借进入历局参与修历的机会,得以深入宫廷传教,并使明末天主教在华传播事业在“南京教案”之后重新振兴。  相似文献   
57.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屯边制度的破坏,其在明后期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最终导致其内部外部战争的全面失利,直至灭亡。屯边制度包括军屯,开中,其始创者之意是为了保证军队物资的供应和社会生产的不受干扰,在明亡之前仍未能找到更好的办法以取代祖制,此制度的破坏,对明后期军事的失利,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相似文献   
58.
《金瓶梅》所描写的妓院里的足球游戏;气球(气球、蹴鞠、行头、圆、圆情),球员(圆社、子弟、帮闲、妓女),球艺。  相似文献   
59.
明末西方人为了传教的需要而学习汉语,他们组织了特定的语言培训人员在全国开设几个传教点开展汉语学习。他们确定官话为学习对象,制定了在"念、写、说"三个方面平行进展的教学原则,主张口语和写作并重。汉字是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他们总结出一整套的学习汉字方法,创造了一系列的新词汇,为明朝的汉语教学增加了新的内容。其中,很多新的词汇直到现在仍在沿用,推动了汉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
阮大铖是明末政坛和文坛颇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集诗人、戏曲家与封建政客于一身,在激烈的明末党争和明清易代的特殊社会环境中,走过了他那曲折、复杂的人生旅程,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奸佞政客,无行文人。他的一生,从其唯官是求、唯利是图的人生追求看,是一个悲剧。但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又是一个令人发出鄙视微笑的喜剧。因此这个变色龙式的人物,不仅映照着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而且富有相当的历史含蕴,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