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7篇
科学研究   6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科教文汇》2013,(6):F0004-F0004
马克斯·普朗克(德国,1858-1947年),因发现能量量子而对物理学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于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普朗克,1858年4月23日出生于法国基尔。他从小就兴趣广泛,尤其爱好音乐。9岁时随父亲到慕尼黑,进入了慕尼黑著名的麦克西米兰文科中学,一名为弥勒的教师首次激励了他对物理学和数学的兴趣。尽管他各科成绩均属优等,但最终放弃了音  相似文献   
32.
张郡亮 《大学时代》2006,(10):87-88
普朗克常数h是在研究黑体辐射时引入的,是一个重要的自然常数。通过对黑体辐射和玻尔量子理论等现象的分析,阐述h的引入如何导致量子论的诞生和发展,说明它是表征量子现象的普适常数,及它在应用中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33.
从潜科学分析理念出发,探讨了普朗克常数h的物理内涵和测量实验的系统进化过程及其创造性潜科学特征。  相似文献   
34.
回顾了量子力学发展初期的重要概念之一的能量子产生的背景及过程。探讨了普朗克大胆创新与守旧思想的主客观原因,以及普朗克对量子力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35.
普朗克是一位作为教育家的科学家,在他的一生中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教育思想,其中主要有:教学工作应当是大学教师的天职;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的教育理论;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培养中学生行的能力;遵循教育规律和以学生为本的教材编写理念;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强调博学深专、崇尚独思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6.
由伽利略、牛顿等人于17世纪创立的经典物理学,经过18世纪在各个基础领域的研究拓展,在19世纪得到了全面、系统和迅速的发展,达到了辉煌的顶峰.到19世纪末,已经建成了一套包括力、热、声、光、电等学科在内的、宏伟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它的三大支柱(即经典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已臻于成熟和完善,不仅在理论的表述和结构上十分严谨和完美,而且它们所蕴涵的基本观念都有着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时空是连续的、一切自然的过程都是连续不间断的.这与我们的生活经验一致.汽车在公路上飞驰,鸟儿在蓝天飞翔……显然,这些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日常经验告诉我们:不但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物体性质的变化也是连续的.当我们说气温从20℃上升到30℃时,你会毫不犹豫地判定,在这个过程中气温将经历从20℃到30℃之间的任意值.对于能量的看法也是如此.当我们说足球  相似文献   
37.
正爱因斯坦是幸运的,他在普朗克关于电磁波能量特殊处理的前提下,针对当时光电效应解释的难题,大胆提出光也是一份一份传播的,即光子说,从而完美地揭示了光电效应的本质,同时,对光的波粒二象  相似文献   
38.
《发明与创新》2009,(11):53-53
在广袤的宇宙,分布着各种天体,有的温度极高,有的温度极低。而欧洲航天局发射的“普朗克”探测卫星,凭借强大的降温系统,成为宇宙间有史以来最“冷”的物体。  相似文献   
39.
量子概念的建立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起点 .本文简述了普朗克的生平及其提出量子概念的研究过程 ,并探讨了他的物理学思路和哲学信念  相似文献   
40.
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设观念,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他的科学直觉。这种科学直觉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长期科学实践的产物。量子假设向"自然界是连续变化的"这一传统的形而上学观念提出了挑战,确立了"自然界是不连续的、跳跃式变化的"新观念,为我们论证体知的认识论观点,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