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63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汪凯 《新闻实践》2005,(6):23-24
事件回放:2005年5月9日下午,一场暴风雨突袭厦门,《东南快报》摄影记者柳涛背着相机“搜街”,在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有人告诉他附近有一水坑,已经造成不少人摔倒,希望他能够报道此事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于是,柳涛拿着相机等候在那里,一个多小时以后,他终于拍摄到一个骑车人摔倒在水坑中的一组镜头(见右图)。  相似文献   
122.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把他原本幸福的家,击得支离破碎。 那一天傍晚,天空飘起小雨,他放学后快速跑回家里,可左等右等,也不见两个姐姐回来。  相似文献   
123.
爱心更珍贵     
去年,罕见的暴风雨袭击了美国的新奥尔良市。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汪洋。毫无准备的市民一时间惊恐万分,争相逃命。一位正上中学的15岁少年什么也来不及想,就立即加入了离学校最近的那支逃难大军,慌乱中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相似文献   
124.
谭勇军 《湖南教育》2005,(11):46-46
十二年前,身为教师的父亲,积劳成疾,倒在讲台上,再也没有醒来……那年的我,刚遭遇高考落榜,正在补习。面对家庭的突然变故,我犹如一只受伤刚愈的雄鹰刚刚振翅高飞却再一次遭遇暴风雨的袭击,重重跌落了下来……无奈的我不得不终止学业,以“以工代教”的形式,接过父亲的教鞭,走上了讲台。我被分配到一所偏僻山村小学任教。校舍是一座旧祠堂,放学后,同村的老师都回到各自的家了,只有我独自一人守着空荡荡的校园。说实话,当时的我还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中,半途退学,心里更有一种失落感。我根本无心钻研教育教学,对于这些穷乡僻壤的山村孩子我甚…  相似文献   
125.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家公司招收新员工时的一道测试题: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有3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好可怜的。一个是医生,他曾经救过你的命,是你的大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是你做梦都想见到的梦中情人,也许错过这次机会你就再也见不到她了。但你的车只能再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126.
夜莺,热忱地歌颂生命。有人说,诗人都是痛苦的夜莺,用诗篇,在暗夜中吟出他们带血丝的声音。于是他们的诗篇留下了他们内心遭受煎熬的全部颤音和温度。我愿成为这样一只夜莺,振动双翅,寻找但丁笔下的缪斯,与雪莱一起迎接更猛烈的暴风雨,循着惠特曼的足迹,讴歌那最脆弱又最坚强伟大的小草……是的,来生,我要做一只夜莺,在暗夜里歌唱,用我的诗篇,去寻找海子笔下的太阳,去寻找顾城诗中的光明,热忱地歌颂生命!  相似文献   
127.
报道暴风雨     
南行 《青年记者》2004,(2):41-42
那些参与过多次暴风雨灾害报道的记者明白,报道本身不只意味着记者要在暴风雨中站着,同样,这与普通报道之间的差别也不只是记者需要穿雨衣。必要的便携设备一部卫星电话。到时,需要有当地基站支持的蜂窝电话有可能无法使用。现金。需要很  相似文献   
128.
我35岁的时候,考上了一所夜大。每天下班后,要穿越五条街道去读书。一天傍晚,台风突然来了,暴雨如注。老师还会不会来上课呢?我拿不准。那时,电话还不普及,打探不到确实的消息。考虑了片刻,我穿上了雨衣,又撑开一把伞,双重保险,冲出屋门。  相似文献   
129.
贝多芬的《暴风雨奏鸣曲》是基于灵活而复杂的心理描写,它热情、狂暴、悲怆。这一时期也是贝多芬创作的关键时期,他努力探索和扩展奏鸣曲的表现力和套曲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最富有美妙诗趣的灵感作品。这首富有鲜明内涵的奏鸣曲,充满了成熟性的音乐风格和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了贝多芬的作曲原则和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130.
纵览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其中存在的意象多种多样,如视觉意象、神明意象、正义意象、动物意象等,每一个意象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含义,不但生动描写出生活在混乱社会中的人的本性和伦理道德,也显示了莎士比亚作为创作主体对于许多问题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更拓展和丰富了剧本的意义和内涵,赋予了剧本一种永不消失的美感和力量。约翰·德莱顿这样评论莎士比亚:"是一个在所有现代,也许还有古代诗人中具有最大和最全面心智的人。所有自然界的意象都在他的脑中,他可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当他描述任何事物时,你不仅仅看到它,你还能感觉到它。"①其中水意象在莎剧中曾直接或间接多次出现,当今学界却罕有专文对此问题做深入探讨。笔者认为,水意象在莎剧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拟对其剧中水意象的最为主要的类型———暴风雨意象进行探讨,并对其在剧作中的象征意义进行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