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576篇
科学研究   96篇
各国文化   63篇
体育   467篇
综合类   53篇
文化理论   39篇
信息传播   6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575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文化老照片     
叶至善 《出版史料》2004,(4):F002-F002
父亲列名发起文学研究会,作文支持《小说月报》之革新,都由郑振铎先生通讯接头。1921年3月,父亲始访沈雁冰于其上海鸿兴坊寓所,第一个印象就是他思路之精密与知识之广博,又得见其弟沈泽民先生,亦一强毅英挺之青年。闻说郑振铎先生亦已莅沪,乃相约于次日游半淞园,商量创刊《文学旬刊》,印行《文学研究会丛书》,并摄影留念。父亲站于右边,沈雁冰席地而坐于其前,郑振铎坐于中间, 旁一少年即沈泽民。  相似文献   
72.
1950年2月,我在上海诚明文学院中国语文学系毕业后,系主任顾颉刚先生介绍我到顾廷龙先生主持的合众图书馆工作。我在图书馆工作28年,计在合众3年,1953年合众捐献,改名历史文献后5年,1958年与科技、报刊、上图四馆统一后又20年,28年来一直在顾先生领导下工作。1978年我应颉刚师之召,奉调去北京后,与先生还常有书函往还;  相似文献   
73.
近日,育碧上海分公司对外宣布,由于公司游戏制作业务的需要,现正式面对社会公开招募150余名游戏开发人员。如此大规模的引进开发人员在国内的游戏公司也不多见,记者因此前往了育碧上海分公司,采访了该公司关卡设计部经理于海鹏先生(以下采访记者简称为记,于海鹏先生简称为于)。  相似文献   
74.
2003年9月21日至10月2日我随中国电影资料馆代表团赴法国考察。有机会同法国电影资料馆、两个影片库及电影图书馆的同行们进行了业务交流。中国电影集团驻巴黎代表处总代表袁文强先生和法国电影资料馆制片人办公室主任戴尔-比罗先生热情接待并陪同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行。借此机会,  相似文献   
75.
2004年9月1日.新款经营类游戏《巨商》与图书《巨商是怎样练成》同步上市发布会在北京新闻大厦顺利举行。游戏橘子集团执行长刘柏园先生、北京游戏橘子营运长贺立祥先生与新书作者陆新之一起与到场的嘉宾一一举杯共饮.共庆此次发布的成功。  相似文献   
76.
月箫 《图书馆杂志》2005,24(4):95-96
从“侨民文学”的淡出到“世界华文文学”的称呼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视野,这一变化见证了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在形态和内容上的成熟。作为华文文学百花园中的新秀,它们以独特的视域和新颖的体悟获得了众多关注。占远清先生新近出版的学术随笔集《海外来风》(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l版),以其特有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海外华文文学的风貌。读来如临窗观海,凭海临风,不觉华文文坛云蒸霞蔚,景象万千。  相似文献   
77.
于鸣镝 《图书情报知识》2005,(1):110-111,F003
王子舟先生花费五年心血撰写的《图书馆学基础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一书,是一部“推陈出新”的好教材,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核心课教材”,它是当之无愧的。同以往同类著作相比,该书的突出特点在于“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78.
《新闻记者》杂志2004年第7期上发表的潘力剑先生《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以下简称《范式》)一文,就研究范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阅读过程中,笔者也产生了一些相关想法,有的与之相同。有的则相异甚至相反。  相似文献   
79.
2004年12月28日,京城又一张新的报纸——《竞报》问世。这一天距离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319天,《竞报》将着力关注“奥运时代”的伟大进程。《竞报》创刊的时机,正像业内外人士所共识的,是报纸发展的变革创新关键期。在市场调控以及制度创新等多重作用的影响下,《竞报》面临着全新的战略性抉择。报纸只有认识到自身生存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才能把握好机遇,科学地决策,迎接挑战,搭建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竞报》是以什么资本结构、办报理念、发展模式,进入严峻的报业市场这个门槛呢?在《竞报》刚刚问世之际,本刊记者就读者关心的一些主要问题,采访了《竞报》的社长兼总编辑郭坦先生。  相似文献   
80.
风雪叩门人     
1933年深秋的一个下午,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萧乾照例到阅报栏去看报,忽然在《大公报》上看到了小说《蚕》和自己的名字。小说原是他寄给沈从文先生请予指教的,没想到就这样登出来。看到自己的创作第一次变成铅字,萧乾真是喜出望外。更令人兴奋的事还在后面。几天后,他接到沈先生的信,大意是说:一位绝顶聪明的小姐看了你那篇《蚕》,要请你去她家吃茶。接下来的星期六下午,萧乾羞怯怯地随沈先生步入总布胡同一间客厅,见到了“最美丽的女主人”林徽音,那间客厅便是名满京城的“小姐的客厅”。从此,萧乾得以出入顶尖的文化沙龙,在那里听朱光潜、梁宗岱、金岳霖诸先生读诗品文,谈古论今,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