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6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我们中医历来强调医食同源、药食同源,不少菜肴都以调味品来提升它的营养或食疗价值。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对许多调味品的药用疗效作出了深入研究并详细介绍,使得后人明白.调味品不仅能够增添食品的味道,而且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只要学会使用,便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2.
蟹的闲话     
蟹有多种名称,晋代葛洪<抱朴子>称蟹为"无肠公子",明代李时珍解释为"以其内空曰无肠".公元1059年傅肱撰<蟹谱>,称蟹为"横行介士".……  相似文献   
53.
语文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文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提倡心根语文的特级教师刘云生说:千重要,万重要,吃透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懂教材没得法。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读懂什么,才能教什么,因此,要追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首先要紧扣  相似文献   
54.
李时珍夜宿古寺》讲述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我曾两次执教这节课。为了让李时珍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丰满起来.两节课我都采用了“以读代讲.再现画面”的方式指导学生品词析句.同样的教学策略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5.
黄芪是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在我国民间,曾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李时珍将黄芪称为“补药之长”,而清代名医黄宫绣也在《本草求真》一书中将黄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其保健食疗作用显而易见。三伏天暑湿伤气。用黄芪进补正当其时。它能缓解倦怠少气懒言,身重头昏多汗等症,那么黄芪的食疗应用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56.
徐宝庆 《收藏界》2014,(1):50-55
琥珀英文名称Amber,来自拉丁文Ambrum,含义是“精髓”。在中国古代,琥珀曾被称为“虎魄”、“兽珀”、“江珠”、“顿牟”、“育沛”、“遗玉”“红松香”等。史料记载,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认为,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故谓之“虎魄”。  相似文献   
57.
早在2000多年前,莲子就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盛赞莲子有"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久服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功效。而在日常生活中,莲子则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滋补之品,很多家庭都会在平日的膳食中用到它。尤其是秋季,人比较燥,而莲子恰恰能降虚火、润燥、养心安神,其"药中佳品、食中佳肴"的地位绝对不可撼动。  相似文献   
58.
任宾源 《健身科学》2013,(10):39-39
谜语是中华文化的一枝奇葩,不但含蓄典雅,而且可以启人心智,为历代文人骚客所喜爱。而中药名谜语,更是让人回味悠长,其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呢。李时珍:智难弟子明代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进入晚年后,和他的得意门生庞显一起回到了蕲州,准备修改自己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有一天,李时珍工作累了之后打算试探一下弟子庞显的功底。他让庞显去取四味中药,庞显问道:"师傅,你想让我取什么药呢?"李时珍闭上  相似文献   
59.
说理性文章通常用简洁、概括性强的语言并列举事例来阐述一个道理,它有益于训练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苏教版教材选用为数不多的说理性课文来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用好这些教材。  相似文献   
60.
李时珍》一文从“立志—学医—编书”三个方面介绍李时珍 ,反映了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献身医学的精神 ,课文通俗易懂。本册教材的阅读训练重点“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给自然段分层”是本册本组教材出现的一个训练要求。根据课文特点及本册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 ,我认为《李时珍》一课的导学应突出一个“读”字 :初读 ,理线索 ;引读 ,明大概 ;细读 ,识经过 ;品读 ,悟精神。一、初读 ,理线索。1 自由轻声读课文 ,想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李时珍?板书 :立志、学医、编书。2 找出与上面三方面对应的自然段。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