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7353篇
科学研究   218篇
各国文化   47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375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21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542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679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唐宋诗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它的对外传播既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组成,更大程度上也是丰富世界诗歌殿堂的重要艺术形式。唐诗的英译就承载了这一使命,唐诗本身博大精深的文学范式,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对译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译者的跨文化视野可以更好地呈现唐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22.
灾难新闻属于突发事件新闻中的重要类型,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主流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经常使用意象和比兴等文学写作手法。新闻文本实质上是文字符号的排列组合,本文以人民日报对鲁甸地震的报道为例,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我国主流媒体灾难报道中的文学手法进行分析,探讨语言符号的象征性所指与新闻客观性要求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23.
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现代的翻译学理论,从交际角度出发,结合功能主义翻译分析方法,在关注文本功能的同时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相结合。本文通过对苏轼名篇——《水调歌头·中秋》的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如何翻译词中的意象才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其在原语文化中所传达的意境。  相似文献   
24.
秀峰是庐山的重要景区,钟灵毓秀,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诸多石刻碑文,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诗景。诗歌具有召唤性,而能经过时间的淘选而流传下来的秀峰诗景,其召唤性更有独特性:与秀峰实景相应,主要体现在语义建构层、意象意境层、思想感情层以及修辞方法的运用方面。既利于游客们对诗文的欣赏,又吸引着他们寻幽探胜。这对于景区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陈惠英 《福建教育》2023,(22):54-55
幼儿意象美术是以幼儿为中心,通过幼儿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感知和理解,捕捉事物的特征,借助富有创意的美术创作方法,创造“视觉语言”的一种美术表征形式。文章从幼儿意象美术的创作理念、创作内容、创作指导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构建新型的幼儿美术教育观念,形成系统的支持幼儿自主创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6.
在河与岸的对立下,《河岸》记述了一对父子荒诞苦难的人生,揭示了动荡历史背景下亲人间的猜忌、厌恶和疏远等人性的阴暗。沿用了意象循环的方式,力图挖掘历史给人带来的创伤和嘲弄,剖析了历史的延续性,把剥离了所有社会关系后的人生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27.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经典之作,写于1928年,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康桥康河的无限挂念,对昔日美好生活的无限神往。吟诵全诗,怎一个"美"字了得!语文教师可以试着从节奏、韵律、结构、意象和意境几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解读,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领会志摩和母校风轻云淡的约会,领会志摩和母校青烟微波似的款款深情。  相似文献   
28.
国内有学者提出"一句一个意象"的说法。此种说法有待商榷。形成这种说法的缘由在于重视读者视域中的意象而忽视作者视域中的意象,重视了西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下的意象观而忽视了中国古代文论中意象的浑整性。  相似文献   
29.
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诗歌中晦涩、密集的意象运用是其诗歌的一大特点,虽然在这些诗篇里众多意象相互衬托、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甚至相互冲突,然而正是纷繁复杂、晦涩密集、纯粹朴实的主客观意象以三种展现方式形成了诗人独有的审美源泉,使得诗人当之无愧地成为英美诗歌史上继奥登以后的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30.
要打开诗词鉴赏这把铁锁,就要配置几把得心应手的钥匙,本文就想给同学们提供这样的钥匙。第一,抓诗词标题中的关键词。很多诗词,标题中就会出现统摄全诗思想内容或情感的重要词语,抓住了它,就等于抓住了全诗的灵魂,鉴赏起来就不会太费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