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解读"对偶"     
对偶是唐代格律论中最富原创性的美学范畴。对偶是一种整合。对偶是指在本领域内。将两种或多种相对存在的成分整合为一的过程。声对即通过字音进行意象融构的过程。义对即借助字义生成整一的本结构的过程。对偶的法则:均衡、融构、循环、生成,昭示着整个现实世界、道之世界以及艺术世界的全部秘密。  相似文献   
52.
古代韵文句式灵活多变,修辞蕴涵极为丰富,其中的名词性语句就很有特色。古代韵文中名词句的营构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法:一、用动作的施事、受事或当事代替动作而形成名词句;二、将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谓词性词语隐藏在名词性中心语的定语中而形成名词句;三、隐去明喻、暗喻中的喻词而形成名词句:四、借鉴绘画式手法建构摹景性名词句。由以上方法所营构的名词句都有其独特的修辞美质。  相似文献   
53.
对律诗的基本要素———用韵 ,平仄对仗等作了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54.
20世纪对新诗格律问题的探讨,大致有三种方式:一为坚持自由诗理论,即不要格律;一为试图通过对古典诗歌的研究,发现古今共同的规律,建立古今通用的理论;另外就是直接照搬西方诗歌的格律理论。但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根本差别,即双音节与单音节的差别,最终促使现代汉语取代了古代汉语,新诗取代了古诗,使新诗固定的格律最终成为不可能。  相似文献   
55.
黄济 《中国教师》2008,(3):28-29
<正>二、词的形成和格律下面再对由诗到词的发展与形成,做些简介。词,将诗的五言和七言格律,转化为长短句,所以也称词为"长短句"或"诗余"。诗转为词,更有利于谱曲演唱。经文人加工后又形成了固定的"词牌"和严格的格律。  相似文献   
56.
新诗形式的探索,应和着新诗运动在20年代已经在进行“诗体解放”。进入30年代后,戴望舒倡导的散文美自由体,鲁迅和中国诗歌会倡导的新诗民族形式,以及新月诗派格律体,三足鼎立,并存、交织发展。抗战后的诗坛上,自由体、半格律占据统治地位;40年代中期以后,民歌格律体跃居主导角色。自由体对建国后自由诗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但其散文化弊端也对新诗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新诗民族形式的探索和发展应予充分肯定,而它对五四后的新诗形式的轻视态度,则是有偏颇的。新月时代虽已结束了,音韵美、建筑美的格律诗风仍然牵动着三四十年代乃至今天的新诗发展。  相似文献   
57.
朱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贡献的诗人,其命运多舛,英年早逝.他的诗除少部分对人生略有哀嗟以外,大量的还是充满着人生的温情的,随着阅历的加深,关心现实的成分也增多了.朱湘的贡献主要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上,注重于新诗格律的创造与音韵的调谐,为新诗创作在如何继承我国古典诗词方面闯开了一条别开生面的路子.  相似文献   
58.
闻一多的诗歌之旅,始于旧诗,更为新诗,归于新诗格律化。其《诗的格律》旨在匡正时弊,救治新诗,于新诗格律化有倡导之功,惟其言说属急就章,缺少学理的缜密。其后,中国新诗格律化继续探索前行,却是道阻且长,至今尚未走出困境。在中国新诗格局中,自由诗与格律诗各有所长,将会长期共存。人们期待中的现代格律诗的几种主导体裁应该是:古典加民歌式的三顿体,突破古典和民歌的四顿体,以及歌词体。  相似文献   
59.
弗罗斯特在华兹华斯诗歌语言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句子--声音"概念,形成自己独特的作诗法,文章对他的"句子--声音"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分类阐述了它在诗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先秦两汉诗歌体式嬗变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先秦、两汉的二言、四言、骚体、乐府与五七言古体等诗歌体式的嬗变轨迹,阐述了五七言诗体之所以滞后的原因,认为古代诗歌体式的嬗变呈简朴向繁富发展的趋势。其内因主要是因汉语特点而形成的齐言化与杂言化、音乐化与诗化,俗化与雅化,自由化与格律化等多对矛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